第九十四回馬紹爾跳島建奇功日本國敗局起內訌(1 / 3)

第九十四回 馬紹爾跳島建奇功 日本國敗局起內訌

在太平洋戰場,自從中途島戰役後,日軍轉攻為守,盟軍開始局部反攻。1943年5月底,尼米茲派遣一個突擊艦隊奪回了阿留申群島中的阿圖島;8月中旬又收複基斯卡島。

盟軍在阿留申群島和西南太平洋的進攻,迫使東條英機重新規劃其在太平洋上的戰略行動。在1943年9月30日舉行禦前會議上,東條政府製定了所謂“今後應采取的戰爭指導大綱”。這個大綱規定:為了完成帝國的戰爭,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方麵,包括小笠原群島、內南洋群島及西部新幾內亞、巽他群島、緬甸的這一圈子,為應該絕對確保的重要地區。並要求從戰爭開始到結束,要確保圈內的海上交通。

與此相對立,在英美魁北克首腦會議以後,美國戰略計劃人員一直在尋求打敗日本的途徑。他們認為,打敗日本的關鍵,就是通過中太平洋全麵作戰,南北兩翼進行支援。

美軍在太平洋的指揮係統是:尼米茲海軍上將是最高指揮,對整個作戰任務全麵負責;斯普魯恩斯海軍中將是中太平洋部隊司令,負責作戰指揮。中太平洋部隊的作戰主力是美國第5艦隊。這支艦隊擁有6艘重型和5艘輕型航空母艦、8艘護衛航空母艦、5艘新型和7艘舊式戰列艦、7艘重型和5艘輕型巡洋艦、56艘驅逐艦、29艘運輸艦和貨船。還有大量的登陸艦艇。

中太平洋美軍進攻的第一個目標,是吉爾伯特群島中的馬金、塔拉瓦。這兩個島都是珊瑚小島,由珊瑚礁和很低的長條陸地組成。馬金島上有800多日軍,防禦較差。塔拉瓦駐有日軍5000人,島上設置了海岸炮、高射炮和反坦克炮,防守堅固。

美軍為奪取塔拉瓦島付出了很高的代價。先後派出5個營登陸,在海空軍的支援下,經過艱苦努力,付出很大犧牲,激戰4天,才擊潰日軍的抵抗占領塔拉瓦島。美軍傷亡和失蹤達3301人。但攻克這一島嶼,具有重要的意義,取得了空軍基地,到1943年底,美國飛機已能從塔拉瓦島上起飛了。

美軍用血的代價換取了很多經驗教訓。此外,美軍占領了吉爾伯特群島,就迫使日軍放棄了攻打埃利斯、斐濟和薩摩亞群島的計劃。

吉爾伯特群島的前方是馬紹爾群島。它是由32個珊瑚島和許多小島群組成的,在周圍40萬平方英裏的洋麵上,有800多個珊瑚礁,所有的島嶼都很小,最高處隻高出海麵21英尺。但馬紹爾群島戰略地位很重要,有些珊瑚礁地段可以很快建成理想的飛機場。

美軍情報部門偵悉,在馬紹爾群島,日本空軍分布在6個小島上。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發出指示,要尼米茲於1944年4月1日,開始攻占誇加連等3個小島。尼米茲決定跳過其他兩個小島,隻打誇加連。這個島是世界上最大的環狀珊瑚島,由大約100個小島形成一個長60英裏、寬20英裏的巨大環礁湖。美軍計劃集中攻打兩個最強的據點:北麵攻擊兩個相連的小島羅伊和納默爾,東南攻占誇加連。為取得海軍基地,首先要拿下馬紹爾東南部無人占領的馬朱羅島。

進攻馬紹爾群島的龐大艦隊由馬克.米徹爾海軍中將指揮。這支艦隊包括4個航空母艦突擊隊,擁有12艘航空母艦,其中包括護衛航母,以及戰列艦和巡洋艦等護衛艦隻。艦基飛機首先打垮了群島中的日本海空軍,取得了製海權和製空權。

1944年2月1日,誇加連主島遭到了太平洋戰爭以來最集中的炮擊。海軍艦隻以及部署在附近小島上的野戰炮向該島打了3.6萬發炮彈,在炮彈彈道的上空,又有成群的“解放者式”轟炸機向火海扔炸彈,使這個島成了殺戮場。整個島好像被拋到2萬英尺高空,又跌落下來。

日本人完全沒有料到美軍會一下子插入馬紹爾群島的中心。島上的8500名守軍,大部分是後方梯隊人員,隻有2200人受過戰鬥訓練,也缺乏反裝甲防禦。沮喪的軍官們用軍刀敲打裝甲車炮塔,他們的士兵則握著手榴彈站在坦克車上,等待手榴彈爆炸,他們認為美國人的秘密武器,能在黑暗中偵察出金屬,因為隻要有人走出隱蔽處就被擊斃。於是,日軍官下令,士兵們晚間必須脫掉鋼盔和取下刺刀。但他們仍然被擊斃。所謂秘密武器,不過是既密集又準確的炮火。對日本人來說,這是一場毫無希望的戰爭。然而,如同塔拉瓦一樣,他們幾乎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美軍整整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以373名士兵犧牲的代價,攻下了整個島嶼。

這次作戰非常成功,尼米茲馬上授權中太平洋部隊司令斯普魯恩斯,進攻馬紹爾群島最西端的埃尼威托克島。1月31日,美海軍快速航空母艦突擊隊開始攻擊。2月15日,美軍在埃尼威托克島登陸;2月23日就完全攻占了它。

美軍在埃尼威托克登陸的第二天,快速航空母艦突擊隊又開始襲擊特魯克。特魯克是加羅林群島的首府,是日本所有委任統治地中最好的軍港。從1942年7月起,日本聯合艦隊就以特魯克的環礁湖為基地。特魯克與其他珊瑚島不同,是個火山島,最高處高出海麵1500英尺。戰爭初期,它常被稱為“太平洋上的直布羅陀”。特魯克珊瑚環抱從海上難攻,但空軍容易襲擊。它是個重要的海空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