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山按捺不住了,他說:“如果你這樣幹,陸軍內部的秩序就無法維持?”
“如果有誰反對,我就立即撤換他!”
第二天,即2月21日,東條解除了杉山參謀總長的職務,自己兼任。這樣,東條英機就把首相、內相、陸相、參謀總長四個職務集於一身。與此同時,他任命海相鳩田繁太郎接替永野,擔任海軍軍令部總長的職務。
東條鞏固權力的專斷行為,在日本統治集團內部引起嚴重不安。天皇長弟秩父宮親王認為,首相、陸相和參謀總長不應由一人擔任。與杉山一樣,他向東條提出一個問題:“當參謀本部與陸軍省在戰爭問題上持不同意見時,你將怎麼辦?”
東條憤怒地在書麵回答說:“在目前這個階段,擺在我們麵前最重要的任務是用我們全部國力去爭取勝利。所以,在戰爭結束後,我將感謝你與我討論這個問題。至於目前這個行動,如果你對此有什麼疑問,我將樂於回答。如果我感到自己不再忠於天皇,那麼,我將真心誠意地謝罪,並在禦前切腹。”
重臣們與秩父親王一樣感到擔憂。在他們看來,日本的困境完全是東條領導的結果,都主張解除東條的首相職務,其中近衛和岡田尤為積極。他們認為接替東條的必須是一位“立即與盟國進行和談”的人。宮內大臣木戶雖然表示同情,但拒絕出力。
在軍方也有人暗中為謀求和談而活動。其中最重要的是高木海軍少將。他是個敏銳的情報研究專家,鳩田海軍大將曾令他徹底分析研究,從絕密檔案中反映出來的日本在此次戰爭中所犯的錯誤。他對於海空力量損失的分析,使他得出不可避免的結論,認為日本打不贏這場戰爭。在太平洋所受到的毀滅性打擊,使之喪膽,他認為唯一解決的辦法是解除東條的職務,立即探求和平,不管後果如何。
但高木害怕,如果把這個情報呈交鳩田,不僅報告會束之高閣,而且自己的生命也很難保。他秘密會見了和自己政見相同的前海相米內光政大將和井上成美中將,把自己調查研究結果告訴他們。他們鼓勵他把研究結果提交給岡田,以及其他比較能采取行動的人。幾個星期過去,東條依然在職。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東條見勢不妙,也在暗中尋求“和談”。他秘密召見德國大使歐要.奧特將軍,要他作出保證,除對裏賓特洛甫和希特勒外,不向任何人透露談話內容。東條建議德國和日本秘密地與盟國接洽,提出“和平”。如果希特勒能派出一架遠程飛機,他本人將代表日本飛往柏林。希特勒的回答很婉轉,但卻是冷淡的。德國缺乏熱情,使東條沮喪,但卻沒有因此而放棄在這方麵進一步努力,雖然他對於如何才能和平的想法是離奇的,不現實的。那年夏末,來棲大使從美國回來,在為他接風的宴會上,東條把他拉到一邊,當著杉山的麵對他說:“請安排早日結束戰爭。”
這話從東條的嘴裏說出來,使來棲感到吃驚。他說:“發動戰爭容易,結束戰爭難啊!”
就在這個時候,日本艦隊和商船的損失逐日上升。9月份損失17.2082萬噸,11月增至26.5068萬噸。大部分損失是由美國四出襲擊的潛艇造成的。而東條政府和大本營並沒有采取什麼措施,以對抗這一對日本補給線所造成的嚴重威脅。
在珍珠港事件發生一年後,美國潛艇已擊沉了日本139艘貨船,總噸位達56萬噸。此時,大本營才最終認識到,由於沒有采取有力的護航措施,運輸對戰爭的需求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困難。在國內,大家紛紛請求增加汽油、鐵礬土以及其它重要原料的供應。前線指揮官們請求運去糧食、武器彈藥和援兵。但卻沒有足夠的運輸船隻來滿足他們的需要,而且每個星期都有商船被擊沉。然而,直到1943年3月,才成立第2運輸護航艦隊,司令部設在塞班島。兩支護航艦隊的艦隻總數少得可憐,隻有16艘驅逐艦、5艘海岸快速艦和5艘魚雷艇,遠不能應付美國“狼群”戰術發動的襲擊。
受到東鄉提督在對馬海峽勝利的“畢其功於一役”決戰思想的影響,聯合艦隊新任總司令古賀峰一,夢想著一戰而改變戰爭進程。他是個講求實際的人,也明白成功的把握極小,但卻是日本最後的希望。3月8日,他發布戰鬥計劃,在挺進中的美國艦隊一旦經由馬裏亞納群島或帛琉群島,或新幾內亞闖入菲律賓海,聯合艦隊就全力出擊。為此,他高效率地開始集中日本的大部分海上力量。3月底,古賀下令把設在“武藏”艦上的司令部從帛琉遷往菲律賓。
“咱們一起出擊,一起捐軀吧!山本死得正是時候,我真羨慕他!”古賀對他的參謀長福留繁中將說。然後他們一起乘飛機飛往南方。
3月31日上午9時,他們分乘兩架川西造的4引擎水上飛機,向棉蘭老作3小時飛行。但在飛抵菲律賓前遇到了暴風雨,古賀因飛機墜毀而喪命。福留的飛機在與暴風雨搏鬥中燃料耗盡,被迫作了麥克阿瑟的俘虜。日本聯合艦隊不到一年失去了兩位總司令。
就在日本內外交困的時候,戰場上又傳來很不幸的消息。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