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回聯合國製定新憲章布雷頓創立金帝國(3 / 3)

法國的行動讓美國極為惱火。盟軍司令部命令法軍撤出斯圖加特,雖然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親自出麵交涉,但戴高樂不為所動。直到杜魯門總統命令停止向法軍提供武器彈藥,這才最終迫使法軍撤出斯圖加特。

戴高樂以靈活的手段和頑強的意誌,逐漸改變了法國的戰略劣勢。1944年11月,法國應邀參加了由美、蘇、英組成的歐洲協商委員會,參與討論對未來占領區的劃分問題。英國首相丘吉爾考慮到戰後美國在歐洲不可能長期駐守下去,英國不希望看到蘇聯在歐洲一強獨大。因此,英國隻有和法國合作才能穩定歐洲局勢,基於這一戰略判斷,丘吉爾在雅爾塔會議上力主法國參加對德國的占領和管製。

斯大林對英國的要求堅決反對,但是,斯大林最終還是做出了讓步,同意法國可以擁有一個占領區,條件是法戰區必須從英國和美國的占領區中劃分。波茨坦會議後,法國擠入了四大國外長理事會,參與處理德國事務。

除了在對德問題上取得了與其地位相稱的發言權外,法國還在聯合國問題上取得了進展。在法國的鬥爭下,1945年7月,美國建議“一俟法國有了一個切實有效並經自由選擇產生的政府以後,”法國將成為最高機構的常任理事國。同年8月,參與建立聯合國討論的國家做出決議,規定在聯合國組織成立之時,不管法國政府是否已獲得正式承認,它作為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將予以保留。法語也正式成為聯合國的工作語言。

聯合國的成立,是戰後國際事務中的一件大事,世界各國都對其抱有很大的希望。關於聯合國的駐地問題,也成為美國和歐洲爭奪的方麵,歐洲不願意放棄作為世界中心的地位,但美國的軍事經濟實力,已經成為最大的亮點。經過協商,最後決定聯合國定都美國,在紐約由美國財團洛克菲勒提供了建築用地。但歐洲的日內瓦同時成為聯合國的文化中心,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政治機構建立起來後,經濟機製的建立就顯得更為迫切了,如何建立經濟機製呢?

在聯合國政治體製建立的同時,為了戰後的國際經濟發展,美、英就開始籌備戰後國際貨幣金融方麵的工作。1942年3月,美國財政部長助理哈.德.懷特,奉命草擬了“聯合國家穩定基金與聯合國家及協同國家複興銀行計劃草案”,通稱懷特計劃。其主要內容為:設立國際貨幣穩定基金及相應的基金組織,任務是穩定彙率;由基金擬定一種國際貨幣單位,稱為“由尼他”,含金量相當於10美元。各會員國貨幣和“由尼他”之間規定固定比價;基金的資本總額由各會員國以黃金、本國貨幣和政府債券認繳,認繳份額取決於會員國的黃金外彙儲備、國民收入和國際收支差額的變化等因素;各會員國的投票權同它認繳的份額成正比。這些規定提高了美元的地位,使美國在基金組織中擁有最大的份額和最多的投票權。

美國計劃的對立麵是英國的“清算聯盟計劃”,因為是由英國財政大臣首席經濟顧問、著名經濟學家約.梅.凱恩斯於1941年9月提出,通稱“凱恩斯計劃”。它從維護英國的利益出發,規定的主要內容為:設立國際清算聯盟,發行一種稱為“本柯爾”的國際清算單位,以供國際清算之用。“本柯爾”同黃金發生聯係,但不規定含金量,也不能兌換黃金;會員國在聯盟中都開設往來賬戶,當國際收支有順差時,可將多餘款項入賬,但不能向聯盟要求兌換成黃金或者現款,而隻能用來購買其他國家的商品或者作為對外投資之用。當國際收支發生逆差時,則可向聯盟申請透支或者借款。各會員國的份額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三年進出口額的平均數按比例確定,不需要繳納任何黃金或者現款。

1943年4月7日,美國政府公布了懷特計劃。同一天,英國政府為了同它對抗,也把凱恩斯計劃用官方白皮書的形式正式發表。1943年9至10月份,美、英兩國就國際貨幣計劃問題在華盛頓舉行正式會談。會上,兩國的計劃針鋒相對,激烈對抗。會議決定兩國成立聯合小組,經過一番爭論以後,英國由於實力不濟,依賴美國援助,不得不一再讓步。1944年4月,兩國以懷特計劃為主要依據,草擬成“專家關於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的聯合聲明”。

接著,於當年7月,44國代表在美國的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舉行了國際貨幣金融會議。布雷頓森林會議以懷特計劃為基礎,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複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為布雷頓森林協定。

《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確認了美國規定的35美元等於1盎司黃金的官價,各國中央銀行可將持有的美元,按照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這樣一來,美元就直接同黃金掛鉤,美元等同黃金。同時還規定,其他會員國貨幣對外幣的比價,一律用一定量的黃金或者美元表示,都應按含金量同美元訂出固定比價。各國進行即期外彙交易的最高最低價,都不得超出平價的1%。此外,還規定各會員國政府負有穩定彙率的義務,要求各國間保持正常的彙兌關係。各會員國如需要變動貨幣平價,必須事先通知基金組織,如果變動幅度不超過10%,基金組織應無異議,如果超過10%,則須取得基金組織同意。

由於美元直接同黃金掛鉤,而其他會員國的貨幣同美元掛鉤,這就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係。鑒於這種世界貨幣體係不利於英國,英國議會遲遲不批準布雷頓森林協定,可是,戰後英國經濟困難,不得不向美國大舉借債。1945年12月6日,英、美兩國簽訂財政協定,美國答應向英國提供37.5億美元的長期貨款。作為交換條件,英國同意在協定生效一年後,承擔取消英鎊區,恢複英鎊對美元的自由兌換和對英鎊區國家實行解凍等義務。這樣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係形成。

蘇聯及其東歐國家,沒有加入布雷頓森林協定,這些國家就成為另一個貨幣體係,即以蘇聯盧布為中心的經濟體係。

就在聯合國組建的同時,盟軍對日本的軍事進攻一刻也沒有停頓。就在此時,發生了兩件重大事件,逼迫日本迅速做出無條件投降的決定。那麼,這是哪兩件事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