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原賢二,日本法西斯間諜頭子,沈陽警務司令官,是侵略中國東北“九一八”事變的策劃和組織者。1940年至1943年任軍事參議官,1944年任司令部設在新加坡的日軍第7方麵軍司令官,1945年任軍事訓練總監。此人臭名昭著,罪行累累,是雙手沾滿中國人民和東南亞人民鮮血的劊子手。
阪垣征四郎,1934年至1936年,先後任日本關東軍副參謀長和參謀長,1938年至1939年任陸軍大臣,1939年至1941年任中國派遣軍參謀長,1941年至1945年任朝鮮日軍司令官,是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罪魁禍首,日本進行侵略戰爭的主要將領,日本法西斯“少壯派”的著名領袖之一。
梅津美治郎,1936年至1938年任陸軍次官,1939年至1944年任日本關東軍司令官,1944年任參謀本部參謀總長,是日本軍閥極端反動勢力的主要代表。
畑俊六,1939年任軍事參議官,1939年至1940年任陸軍大臣,1940年至1944年任日本侵華派遣軍司令官,是日本進行侵略戰爭的積極推行者。
木村兵太郎,1940年任日本關東軍參謀長,1941年至1944年任陸軍省次官,1943年起任軍事參議官,1945年任侵略緬甸日軍司令官,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幹將。
鬆井石根,1931年至1932年任參謀本部諜報處長,1933年起任軍事參議官,1937年至1938年任日軍在華中派遣軍司令官,1938年至1940年任內閣參議官,1944年起任“大東亞開發會社”總裁,積極參與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罪惡活動,是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
南次郎,1931年任陸軍大臣,1931年起任軍事參議官,1933年至1936年任日本關東軍司令官,1936年至1942年任朝鮮總督,1942年至1945年任樞密院議員,“大日本政治會”總裁,是日本軍國主義集團最老牌的首領之一。在任陸軍大臣和關東軍司令官時,曾積極參加了侵略中國東北和華北的罪惡活動。
武藤章,1939年到1942年任陸軍省軍務局局長,1943年至1945年期間,曆任駐蘇門答臘與菲律賓日本占領軍的高級指揮官,是東條侵略計劃的積極推行者。
永野修身,1930年任海軍參謀本部參謀次長,1933年任軍事參議官,1936年至1937年任海軍大臣,1937年起任聯合艦隊總司令,1941年至1944年任海軍參謀總長,1944年起任禦前海軍參議官,積極參與了對華和太平洋戰爭的罪惡活動。
岡敬純,1940年至1943年曆任海軍省總務局長和軍務局長,1944年任海軍次官,1944年起任朝鮮海軍基地司令官,是太平洋戰爭計劃的積極執行者。
島田繁太郎,1935年至1937年任海軍參謀本部參謀長,1937年至1940年任艦隊司令官,1941年任海軍大臣,1944年起任軍事參議官和海軍參謀長,是海軍將領中積極參與和推行侵略計劃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鬆岡洋右,1935年至1939年任南滿鐵道會社總裁,1940年起任內閣參議官,1940年7月至1941年7月任外務大臣,是日本侵略擴張外交路線的積極推行者,是德意日法西斯同盟的主要組織者。
大島浩,1936年至1938年任駐柏林武官,1939年至1945年任駐柏林大使,是德、意、日法西斯軍事同盟的積極執行者。
白鳥敏夫,1936年至1939年任駐斯堪的納維亞各國大使,1939年任駐羅馬大使,1940年至1945年任外務省顧問,是日本法西斯外交路線的積極執行者。
重光葵,1931年任駐中國大使,1933年至1936年任外務省次官,1936年至1938年任駐莫斯科大使,1938年至1941年任駐倫敦大使,1941年至1943年任駐南京汪精衛偽政府大使,1943年至1945年任外務大臣,並兼任“大東亞”事務大臣,是日本“大東亞新秩序”的策劃者的推行者。
東鄉茂德,1937年任駐柏林大使,1938年任駐莫斯科大使,1941年至1942年任外務大臣兼拓務大臣,1945年4月起任外務大臣兼“大東亞”事務大臣,是日本法西斯外交路線的策劃者的推行者。
賀屋興宣,1937年至1938年以及1941年至1944年任大藏大臣,1939年至1941年任“華北開發株式會社”總裁,是日本對華進行經濟掠奪的主要策劃人之一。
鈴木貞一,1938年至1941年任內閣“興亞院”總裁,1941年至1943年任內閣企劃院總裁兼無任所大臣,1943年至1945年內閣參議官,“大政翼讚會”領導人之一,積極參與對外侵略擴張活動。
星野直樹,1934年至1936年任偽滿洲國財政部實際領導,1937年至1940年任內閣總務局長,是偽滿洲國實際上的總理,1940年至1941年任日本副總理大臣,1944年12月起任日本大藏省顧問,是統治、奴役中國東北四省的主要罪魁禍首之一。
橋本欣五郎,1937年南京大屠殺的參與者,“大政翼讚會”組織人之一,法西斯青年機關報《太陽大日本》雜誌的發行人兼主編,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思想家”,青年法西斯運動的組織者。
大川周明,1926年起任南滿鐵道會社“東亞研究所”所長,積極鼓吹侵華,是日本種族主義理論的主要倡導者。
木戶幸一,1937年任文部大臣,1938年任厚生大臣,1939年後任內大臣兼日皇樞密顧問。對起用東條任首相擴大戰爭起了重要作用。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從1946年5月3日第一次開庭起,到1948年11月宣判止,共進行了長達兩年半時間,審判期間開庭818次,審判記錄48412頁,有419人出庭作證,受理證據4300餘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最大的判決。
1948年11月4日,是飽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禍的人民特別關注的日子,這一天,國際法庭對以東條英機為首的甲級戰犯開始宣判。當東條英機等人被押上審判台時,旁聽席的觀眾都投以憤怒的目光。過去,他們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發動了罪惡的侵略戰爭,把中國人民、日本人民、亞洲人民、大洋洲人民推向了戰爭的深淵,犯下了滔天罪行。如今,他們穿著破舊的衣服,個個耷拉著腦袋,心神不寧地站在被告席上,再也不象過去那樣神氣了。
國際法庭莊嚴宣布:判處東條英機、阪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鬆井石根、廣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及武藤章絞刑;小磯國昭、平沼騏一郎、梅津美治郎、賀屋興宣、星野直樹、南次郎、佐藤賢了、岡敬德、島田繁太郎、大島浩、白鳥敏夫、鈴木貞一、橋本欣五郎、木戶幸一、畑俊六、荒木貞夫無期徒刑;東鄉茂德20年徒刑;重光葵7年徒刑。宣判之後,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
1948年12月22日深夜,東條英機等7名被判絞刑的戰犯,在東京鴨巢監獄內,一個個相繼走上絞刑架,從而結束了他們罪惡的一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這是人類曆史上迄今為止最殘酷、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破壞力最強、給人類造成災難最慘烈的戰爭。還是戰爭期間,四大國就開始謀劃戰後的國際組織,希望能夠從根本上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災難,並且最少保持世界50年的和平。現在,近七十年過去了,應該說這七十年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最偉大的時期。
今天,我們回顧戰爭,是為了珍愛和平,避免曆史重演。同時也是為了紀念那些為世界和平而英勇戰鬥、英勇獻身的先烈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