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韻,別樣的品味方式
卷首語
作者:曹月紅
萬美之中秋為最,當漫天飛舞的色彩劃出季節更替的軌跡,秋愈發顯現出一份獨特的韻味。人之不同,方式各異,秋之韻味就有了不同的品味之路。
瞧瞧孩子們的純真——
二年級上冊《秋遊》一課剛學完,孩子們對於文章描繪的情景不無羨慕,隻是城裏的孩子無法盡情地奔向曠野,盡情地領會秋天的風味。
好在,校園裏秋意正濃!種植園裏果實累累:又大又胖的柿子掛滿枝頭,即使它還沒有變成黃燈籠;石榴樹上結滿了大大小小的果實,有的青中帶黃,有的黃中泛紅,有的已經迫不及待地裂開了小嘴。小花園裏,幾株不同的桂花樹錯開時間綻放迷人的芬芳,圍牆邊的梧桐樹開始落葉……似乎校園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秋天的韻味。
趁著這濃濃的秋色,何不帶孩子們去校園裏領略一番。我欣喜地對孩子們說:“今天,咱們的語文課搬出教室,到校園裏去上好不好?”“耶!”話音剛落,孩子們就歡呼了起來。他們手拉著手,奔向操場。
滿足孩子們的需求,運用好校園資源,語文會是他們最喜歡的課程。
雲之變
看著孩子們興致那麼濃,我們幹脆在校園的天然草坪足球場上席地而坐。有的孩子忍不住打起滾來,“嘰嘰喳喳”地歡鬧著。我用手示意孩子們抬頭,他們又發現了新的事物。“快看,那片雲真的好像棉花糖耶!”“是的!是的!”有孩子拍手呼應著。“那邊的雲有些像一群馬”“像一座山”……天上的雲千變萬化,在孩子們眼裏,想象的世界裏,那就是一個五彩的世界:可以是各種動物、各樣美食、各類生活中的事物……
“孩子們,你們能用‘有的……有的……’把天上雲的變化說一說嗎?”話音剛落,孩子們又開始爭先恐後了,“我來”“我先說”,說話訓練水到渠成,自然而貼切。在與周圍的小夥伴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後,我讓孩子們回去後把自己說的寫下來,他們挺自信地回答我“沒問題!”
有了真切的感悟,孩子們的情感自然能付諸筆端。
花之香
陣陣秋風送到了甜甜的香味,孩子們用力聞著,“好香啊!”我們循著香味找到了好幾株桂花樹,孩子們忍不住了,迫不及待地拉下一根枝條,把鼻子湊近了,用力,再用力地聞著。個高的孩子,直接踮起腳尖,湊近桂花看著,聞著。
“曹老師,我發現這兩株桂花的顏色不一樣耶。這棵樹上的桂花金黃金黃的,而這一棵的顏色要淡很多。”孩子的眼睛真的很亮!我把孩子們召集到樹下,讓他們用眼睛仔細觀察,發現了桂花的種類,相機跟他們滲透了桂樹的品種;又引著他們分辨了桂樹葉子的形狀,
操場一旁的梧桐樹落葉了,孩子們撿起一片,忍不住跟自己的小手掌比一比;教室門前的楓樹有的葉子慢慢泛紅,有的還是綠色,可這並不影響孩子們去發現它們在秋天的變化。
植物的變化預示這秋味正濃,桂花的香味也牽引著孩子們發現的腳步。
果之甜
種植園裏,石榴、桔子、柿子都將累累碩果掛滿枝頭,誘惑著人的味覺。我們興致勃勃走到石榴樹。
“我們摘一個嚐嚐?”“好!”我們在樹下左挑右揀,高處的摘不到,低處的又不夠紅。索性將孩子抱起來,讓他興奮地伸出手臂去摘夠得著的石榴,孩子們忍不住在樹下大喊:“加油!加油!”當我們終於摘下一個大大的紅石榴,他們又情不自禁地歡呼著“哦!摘到了!摘到了!”
在自然中,孩子們的生命力總是如此旺盛地綻放著。回到教室時,我們洗淨手,剝開石榴,舉在高處,讓孩子們看看裏麵的籽兒像什麼:像紅寶石,像小小的透明玻璃球,像一粒粒的珍珠……無須牽強地引導,許多美妙的比喻就能這樣自然地流淌。
全班孩子一起分享,每人嘴裏放進幾粒,酸酸甜甜,隨談不上美味,孩子們卻吃得很開心,他們品嚐的是一份親身經曆的快樂,品味的是一份收獲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