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往事如煙(3 / 3)

三舅母見秦可新凶他,不依不饒地上到板樓上去看,發現一筐柿子少了半筐,便就擰了擰秦可新的耳朵說:“你還敢說謊?沒偷,哪一筐子柿子怎麼成了半筐子!”

秦可新看了看,果然見一筐子紅撲撲的熟柿子隻有半筐子,便道:“我怎麼知道?”

三舅母見秦可新不承認,便就吼吵著,說要等外婆回來收拾他。

外婆那一天去原底下給一個小兒瞧病,三舅母冤枉秦可新,他便一聲招呼也沒打,回到自己的家秦王寨。

外婆小兒瞧完病從原底下回到家,見秦可新不見了,問三舅母是不是數說他了。

三舅母說他看見秦可新上到板樓上偷吃柿子,就說了幾句,也不知道他跑什麼地方去了。

外婆給三舅母唾了一臉,罵道:“板樓上的柿子明明是你兩個侄子吃的,我親眼看見的;吃了就吃了,不就是幾個爛柿子嗎!可你卻冤枉可新兒?可新兒眼睛裏打不得半個渣渣,個性強得一千個娃娃裏麵也找不到幾個,他能容下‘偷’這個字?”

三舅母見外婆這麼一說,慌得不知所何,說這可怎麼辦,是我冤枉可新兒啦,可不知他上什麼地方去哪?

“還能去哪兒?一定是回他們家秦王寨了!”外婆氣呼呼地說著:“可新兒隻有5歲,一個人往秦王寨跑,路上要是碰上狼咋辦!”

三舅母一聽慌了神,急忙喊上三舅,跟腳兒趕往秦王寨。

秦可新前腳進門,三舅和三舅母後腳便到。

三舅母在可新爹娘跟前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賠不是,秦可新見三舅母這個樣子,也就原諒了她。

第二件事是外婆煮肉。秦可新五六歲時,鄉下人吃肉的機會很少;往往是一年半載才能吃上一頓肉,或者坐上一次席。

坐席就是吃酒席,這要等到鄰人家中過大事才行。

過大事無非就是婚喪嫁娶什麼的招待客人,名義上待客擺酒席,其實就沒有酒,菜也是幾樣不起眼的蘿卜白菜;不像二十一世紀這樣的素菜肉菜愣神上。

那時候酒席上肉菜可謂唐僧的肉稀件,一張桌子上頂多上一盆肉菜,一盆肉菜裏還有多一半的蘿卜、豆腐等替代品;隻是在蘿卜白菜上麵苫幾片肉罷了。

一張8個人的方桌或者圓桌上上幾塊肉片,每人隻能平均分到一塊;但如果有貪吃的小孩或者吃客,筷子來得快,搶奪;其他人就吃不上了。

秦可新在外婆家的情況似乎就不一樣,因為外婆給小兒瞧病;瞧好病不收錢財,那些家長們就會拎些豬肉、羊肉來酬謝。

一旦送來豬肉,外婆總會在瓷盆裏浸泡半天,然後放在鐵老鍋中去煮。

沸水煮肉的香味從廚房裏溢向四方時,秦可新便守在鐵老鍋跟前不願離去。

外婆嘴裏叨叨著,手中卻拎一根筷子;把鍋蓋揭開來,用筷子試紮肉煮爛了沒有。

筷子一旦能紮進肉裏,就說明已經爛透;外婆會撈出一小塊肉來放在案板上,用菜刀剺下一小塊,拿根筷子紮了,遞給秦可新,讓他先先解解饞。

接下來,外婆又將煮好的肉放在一隻竹籃子裏等候晾涼;晾涼的肉才是做回鍋肉的底料。

一旦家中來了尊貴的客人,外婆便將煮好晾涼的肉拿出來,切成方塊或者長條形,在鐵老鍋中再回一次,擱上各種調料和油鹽醬醋,才是正宗的積石原回鍋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