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方塊誕生(1 / 2)

遊戲軟件並不是單純的等於程序軟件,不是做程序項目。

從另一個角度看,做項目和做遊戲產品不一樣,而是提供軟件服務的意思。客戶有權利隨時隨地改變需求,開發一方的權力僅僅是對於這種改變提出合理的要價而已。

另外,由於開發模型是線性的,作為用戶隻有等到整個過程的末期才能見到開發成果;而作為開發者,早期犯的錯誤可能要等到開發後期的測試階段才能發現。這些固有的缺陷在後來的業界形勢下越來越讓人無法忍受,最終導致該模型被淘汰。

當初瀑布模型之所以興起,是因為那時候的計算機行業都是賣方市場,市麵上有什麼東西,客戶就隻能用什麼東西。具體的說,就是項目做起來和產品一樣,廠商基本上都是自行決定產品的功能,然後拿出去賣。當然,在決定的同時,肯定會做一些市場調查,或者,如果是個項目的話,征求一下用戶的意見。

考慮到目前業界的現實,以及蘋果公司的發展狀況,這種“瀑布模型”剛好夠用。

況且,這種線性思維的模型最簡單,程序員也最容易理解。所以,這一次周揚就打算采用“瀑布模型”。因為作為客戶的玩家根本沒有需求,或者說目前所有的需求都來自策劃人員,作為開發商的蘋果公司倒是能夠完全實現這些需求內容。

更為重要的是,目前的遊戲研發都不算很大規模,就算是采用這種研發模式,也都讓周揚有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俄羅斯方塊的版本有很多個,周揚也沒有全都玩過,不過他至今還記得最為經典的那個版本,當時幾乎每位男生都有玩過的那個版本。這款遊戲最初是蘇聯人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AlexeyPazhitnov)於1985年6月在莫斯科科學計算機中心工作的時候發明的,當時率先在一台Electronica60計算機上實現的,後來由瓦丁·格拉西莫夫(VadimGerasimov)移植到PC上,然後才滿的傳播開來。

這款遊戲有多麼經典?

據說在那個年代沒玩過俄羅斯方塊的人,肯定是不玩遊戲的。

遊戲不是很複雜,但想要在MARSⅠ遊戲機上實現還是有一定困難的,若是沒有周揚這位來自21世紀的程序員在旁指點的話,恐怕沃茨尼亞克等人還得要花費好些功夫才能研發出來。

至於其中的遊戲性和關卡設計什麼的,那都是周揚自己一手包辦了。在他的調控指揮之下,這個跨時代的經典遊戲終於被完美的實現了,而且距離它原本誕生的曆史提前了十多年。當它的DEMO版本出來的時候,就已經讓所有人都沉迷到其中,等到完整版製作出時,整間蘋果公司的人都已經成為了這款遊戲的俘虜。

遊戲的研發過程相當之快,每一個版本被周揚整合到一起,然後交給其他人共同測試,尋找其中的BUG進行修複。這個周期循環進行了幾次,一天之內就改出了好幾個版本,然後就完美版本終於誕生了。

“這就是最終版本的方塊遊戲嗎?”瓊一邊玩,一邊問道。

戈登在旁回答說:“是的,我們已經將能夠找得到的問題都解決了。”

“叫做方塊遊戲會不會難聽了些?”博沃什若有所思的摸著下巴,他也被這款遊戲給吸引住了,隻玩了幾局熟悉了規則之後,就非常清楚這款遊戲的價值有多高。隻是他對遊戲的名字感到很不滿意,總覺得要換一個響亮一點的才好。

“不叫方塊遊戲,那叫它什麼?”

這句話引起了在場人的深思,他們想來想去,都沒有想到一個既好聽又響亮的名字。盡管有不少人提出了幾個名字,可這些名字剛說出口,就讓人感到喊來喊去都不如“方塊遊戲”來得順口。

周揚也不可能將它命名為“俄羅斯方塊”,在這個世界裏,這款遊戲跟蘇聯沒有半點關係。再說了這個名字還是中文翻譯過來的,它的名字“tetris”來自希臘文,其含義是“四”的意識,跟“俄羅斯方塊”這個名字意思天差地別。

所以,一開始周揚就將其稱為“SQUARE-GAME”,也就是“方塊遊戲”的意思。

“要不幹脆叫做‘火星方塊’?反正是在我們MARSⅠ機子上運行的方塊遊戲,這樣既朗朗上口,又能夠跟機子的名字聯係起來。”

“MARS-SQUARE?”

“聽起來不錯的樣子!”

“嗯,這款遊戲的縮寫為MS,也很醒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