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工廠心理管理(1 / 3)

工廠心理管理

讀書

在工廠,為實現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品質、削減浪費以及提高機器性能等的技術革新項目層出不窮。另外,預防失誤和事故的安全培訓也在時常開展。管理體製不斷完善,越來越向IT化靠攏。然而現代化的工廠雖然掌握了最新的技術,也取得積極的成果,但另一方麵,由於壓力過重而導致心理不適的員工也不少。即便員工有幹勁、肯努力、每天都認真工作了,可為什麼還是會承受過重的壓力呢?

其實這不僅僅是個人的體質、性格及環境特征的原因,同時還有心理因素的原因。我們應該在充分了解了人的本質特性後再考慮應對措施。例如:

(1)人無論多麼沉著冷靜,當麵對變化時還是會出現緊張和不安。我們在尋求變化的同時也畏懼變化,這就是人的一種矛盾心理。並且,我們還希望通過維持現狀來獲得安全感。所以變革就必然會帶來壓力。

(2)雖然我們認為使用了新技術就應該沒問題了,但我們還是會時常擔心發生問題。隨著不安的情緒一點一點地擴大,就會讓人消極地預測整個事件。除非你已經麻木了,否則不安的情緒始終都會困擾著你。

(3)就算自己負責的工作沒問題,但要是到了下遊作業出現問題的話,產品質量不良的責任還是會歸咎到整個生產線。因此很多員工都對此感到不安。於是就會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導致無法信任他人,擔心自己也要為他人的過失承擔責任。

員工的“荷爾蒙平衡”機製

壓力和荷爾蒙平衡之間有莫大的關係。當我們感到壓力時,我們身體就會做出要麼鬥爭、要麼逃跑的反應。當人或動物感知危險尋求自保時,無論是鬥爭還是逃跑,身體都會調節荷爾蒙,這是一種動員身心能量的本能反應。這種本能反應受自主神經的控製,當自主神經出現變化時,荷爾蒙平衡就會被打破,繼而引起身體不適、行動不便等不良反應。自主神經可以調節我們的呼吸、循環、消化、吸收及生殖係統等,並且不受自我意識控製。

另外,就性格而言有些人容易積蓄壓力。例如具有認真、拚命、責任心重、急性子、嚴謹、不會拒絕他人請求、進取意識強烈、完美主義、具有自我犧牲精神以及注重外表等性格的人容易積蓄壓力。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愛操心,慢性子的人有時候反而會疏忽自己的荷爾蒙平衡失調。他們並不是對壓力反應慢,而是對變化反應慢。如果他們一直一成不變地工作,就會疏忽本該引起注意的身體變化。他們常常會忽視口渴、發熱等身體小信號,等身體出現重大變化後才意識到。實際上在此之前應該出現過荷爾蒙失調,身體不適等先兆。一旦平衡突破極限,就會使人患上憂鬱症。總之,誰都有可能因為壓力導致荷爾蒙失調,最終誘發憂鬱症。

交流引起的“內心曲解”機製

無論在哪個工廠,都鼓勵大家多交流。通過相互搭話,能夠加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增強同事間的信賴感。這對提高工作意識和工作動力都有好處。

於是,在早晨例會時、上班時、開始工作前、交班及下班時都可以聽到大家相互問候、鼓勵和說笑的聲音。特別是在工廠,即便是在工作中也好,相互搭話還能起到預防因為疏忽大意造成失誤的作用。這雖然是件很簡單的事,但是意義重大。

但是,如果認為這隻是件簡單的事,就有可能草草了事,以至於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因此,如果搭話的時間、說話的聲音、態度或是語調不對,讓人覺得這個人很自以為是的話,就有可能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例如,有人有氣無力地說:“大家早上好。今天沒有異常情況,一起加油工作吧。”並且還沒有任何眼神交流的話,就會讓人完全感受不到工作的動力,覺得隻是因為輪到他發言所以才講話的。這樣就會造成負麵影響,讓人在開始工作前就產生排斥感,增加不必要的不信任感。“加油”這個詞包含著激勵的意思,但如果讓聽者懷疑說話人的態度及語調的話(說話人本意並非如此),那麼就把本來的意思扭曲了。這就是“內心曲解”機製。

在職場的諸多壓力中,人際關係問題排在首位。其實我們隻要稍稍改變意識就能改善人際關係。在打招呼時要意識到用鏗鏘有力的說話聲把語言所表達的意思準確地傳達給對方。這樣就會把自己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心態傳播出去。

目標揭曉與“沒興趣”機製

公司都會設定具體目標,如“夢想必須實現”或“要切實達成目標”,以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此外,目標達成時的成就感會刺激員工去實現下一個目標。因此,工廠的很多地方都張貼著當前的奮鬥目標。各種口號以及醒目的標語寫得十分生動。經常看看這些口號,再憧憬一下未來,並大聲說出鼓舞的話語,就會產生動力。但這麼做為什麼會變成壓力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