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寺中寄長明,禮佛有它意(2 / 2)

梓淳隨在淨空身後,輕聲問著:“我瞧著今日來的香客要比往日裏多不少,可是有什麼緣由?”

淨空腦袋一歪,瞅著梓淳便笑:“梓淳小施主可知靖王太妃?”

梓淳仰著小腦袋想了想道:“似是聽說過,可是那位在咱們濟南府修養老王妃?”

淨空答道:“不錯,就是那位老王妃,今日卻是靖王太妃帶著安平郡王世子來禮佛,同行的還有不少各家夫人、小姐,主持師父這會正在殿前給各位貴人做早課。”

接著往下就不是出家人跟小女娃說的話了,淨空便止了話頭,梓淳卻是明白了,古言小說中經典相親場景:一是宴會、賞花會之類,二便是如今日這般,趁著來寺廟上香,不是靖王太妃借著禮佛的機會給孫子相看孫媳婦,就是各家爭相巴結靖王太妃上趕著給人家相看自家閨女!這話梓淳也不好接,便隻幹巴巴的“哦”了一聲,安靜地跟著淨空來到放謝氏長明燈的殿中。

“今日寺裏人數眾多,梓淳小施主為謝施主念完經切莫到各處走動,衝撞了貴人便不好交代了。”

梓淳乖巧應下,又接過淺茗手裏的竹籃和瑾兮手裏的白絹,遞與淨空道:“……這些是上個月抄寫的經書,淨空師傅可檢查一下是否有不妥之處,還有這一卷白絹是我平日閑暇時繡的,上麵是一篇《妙法蓮華經》,送與主持大師,感謝他這兩年對我的關照。”

淨空接過竹籃卻沒有翻看佛經,隻展開那卷白絹,卻見雪白柔軟的絹布上用黑色絲線繡著一篇《妙法蓮華經》,字卻是秀麗飄逸的簪花小楷,整塊白絹足有一米寬兩米長。

“梓淳小施主的繡工越發精進了,這樣一篇《妙法蓮華經》怕是主持師父也要愛不釋手。”

梓淳便笑:“若是主持大師果真喜歡我便再繡一篇《華嚴經》贈與主持。”

淨空連忙擺手:“梓淳小施主的心意主持師父定然心領,隻這般繡下來頗為勞神,小施主身子骨嬌弱,要多多修養才是正理。”

梓淳便笑著應了。

淨空收了佛經和白絹就要離開,瑾兮卻先一步叫住他,神色略帶擔憂道:“淨空師傅且留步,瑾兮有一事相求,我家姑娘近日噩夢纏身,可否為我家姑娘求得主持大師的一枚護身符,也好憑著佛祖的慈悲震一震那邪祟之物?”

淨空腳步一頓,回身細瞧梓淳麵色,見她小臉果真蒼白,印堂也隱隱有些發暗,便笑著應了,隻說待來送她們出寺時一同將護身符送來。

瑾兮謝了又謝,親自將淨空送走。

梓傾盤膝坐在蒲團上,望著前方那盞長明燈,她忽然覺得有些心酸,仿佛又看到了謝氏對著她溫柔的淺笑,無論如何,她是她來到這個陌生時空後第一個給了她溫暖和憐愛的人,讓她從彷徨無助中走了出來,她雖不是她的親生女兒,卻占用了人家女兒的身體,既然決定不再逃避,那麼便讓她用這個身體活出一番精彩來,為那個短命的小女孩,也為那個傾注一腔母愛的偉大母親……

靜下心來,梓淳拿著木魚邊敲邊誦念《往生咒》,瑾兮和淺茗兩個也一左一右坐到梓淳身邊,緊閉雙眸,虔誠的誦經。

莊嚴肅穆的大雄寶殿裏,氤氳著淡淡的檀香味,首座上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身穿黃色僧袍,披著大紅的袈裟,手中撚著一串檀香珠串,朗朗為下首香客解說佛家心經。

下首坐在最前麵的是一個衣著華貴、閉著雙眸卻麵容祥和的老婦人,身後便是數名官家夫人,身邊各攜著一位妙齡少女。

“……今日早課說到此處,寺裏的僧人自會領眾位施主去客院休息,各位施主請便。”主持明覺從蒲團上起身,向著老太妃和各家夫人雙手合十一禮,緩緩走向殿後,身影消失在黃色幔帳之後,又有小沙彌領著眾位女眷往後院客舍去。

靖王太妃伸手招了一個丫鬟過來,待丫鬟行禮之後便問道:“可見到世子往何處去了?”

那丫鬟壓低聲音回道:“聽小師傅們說西邊茶花園裏的茶花開得極好,世子便往那邊去賞茶花了,滌染跟在世子身邊呢。”

靖王太妃隻點了點頭,便扶著丫鬟隨小沙彌往客院裏去。

靖王太妃在濟南住了不短的時日,自是知道法華寺裏的茶花園有名,法華寺作為濟南府最著名的寺院自然有它的獨到之處,菩薩靈驗是其一,環境清幽是其二,其三便是那一園子的茶花,法華寺裏有個老僧人,很有一手種植茶花的技藝,且培養了幾株名品茶花,例如十八學士、狀元紅、雲斑大元帥、鴛鴦鳳冠,每到二月茶花盛開的時節,總有不少女眷來此賞花,不知何時能從法華寺取得一兩支茶花簪鬢,成了濟南府上流社會女眷爭相炫耀的資本,梓淳偶爾也會來茶花園幫那老僧人打打下手,花開時節也能得到老僧人贈送的一支茶花,雖不是名品,卻也足夠梓淳開心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