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國有資產風險預警係統探究
高校財務
作者:周輝
【摘 要】 我國教育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化和高校國有資產投入規模的日益龐大,不僅增加了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難度,也增加了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國有資產風險也隨之增加。文章指出了高校國有資產的風險類型,通過運用產權界定、委托代理、博弈等理論分析風險成因,提出了構建科學的高校國有資產風險預警係統的對策。
【關鍵詞】 高校財務; 國有資產; 風險預警係統
中圖分類號:G647.5;F1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08-0119-07
一、高校國有資產風險預警係統建立的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校投入規模的日益龐大,高校國有資產總量逐步增加,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也逐漸上升,增大了高校國有資產的風險。如何預見和防範高校國有資產麵臨的多樣化風險,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是高校國有資產管理者麵臨的重大課題。隨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製規範(試行)》(財會〔2012〕21號)和新版《高等學校會計製度》(財會〔2013〕30號)的出台,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正向著規範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然而國有資產管理是一個複雜化的過程,風險客觀地存在於資產管理的每個環節,風險管理也就貫穿於資產管理的整個業務過程。根據10100的理論,越早預知風險、越早采取措施,風險管理的成本就越低,給高校帶來的損失也就越小。風險預警係統可以為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監控等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因此高校有必要建立科學的國有資產風險預警係統,對國有資產風險起到預測報警作用,使高校提前做好防範措施,及早地把國有資產風險扼殺在萌芽之中。分析高校國有資產存在的風險類型,探究風險形成的原因,並找出防範對策(藺漢傑,2013),可以減少國有資產損失,從而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促進高校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高校國有資產風險類型及成因分析
高校國有資產歸國家所有,高校在占有、使用和管理的過程中麵臨著各種風險,歸類總結為如下風險:體製風險、製度風險、運營風險、財務風險、道德風險、監管風險和自然風險。成因分析如下:
(一)體製風險
高校國有資產分別有國資處、財務處、科技處、後勤處等相關部門管理,缺乏一個統一協調管理的權威機構,容易導致管理主體責任不明確,出現交叉管理和相互推諉等現象。國有資產的這種多部門管理體製,給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帶來了風險。高校各資產使用部門普遍注重資產的購入而輕視資產的使用管理,導致資產利用效率偏低,占有閑置浪費現象嚴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中普遍缺少資產管理激勵約束機製,缺乏完善的資產績效評價機製,對資產管理者的考核和獎勵不足,容易造成資產使用效率低、資產閑置和浪費的現象。高校國有資產內部監管機製不健全,缺乏嚴格規範的資產清查、產權登記、資產處置、資產轉讓等方麵的程序,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和國有資產被非法侵占的嚴重現象時有發生。
(二)製度風險
高校雖出台了一些國有資產管理方麵的製度,但大多是理論層麵上的規定,缺乏實際可操作性,導致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無據可依。特別是產權製度、折舊製度、資產核查製度、報廢處置製度製定得不具體,不全麵。高校國有資產經營過程中,產權不明晰,缺乏有效的監督製度。現行會計製度賬麵價值不提折舊,資產賬麵價值與實際價值不符,導致資產信息失真。由於缺乏資產定期清查製度,導致資產提前處於待報廢狀態,再加上報廢處置製度不嚴謹,普遍沒有二次開發利用的規定,導致可再次利用的資產大量報廢流失,致使高校國有資產存在隱性風險。
(三)運營風險
高校還沒有建立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製度。產權歸屬模糊不清,導致校辦產業經營收益被侵吞,資產受到嚴重損失。高校經營性資產普遍缺乏科學的評估,經營項目沒有可行性分析報告,造成盲目經營,無收益。高校在產學研結合過程中,科研成果、專利轉讓缺乏科學評估,低估無形資產價值,造成無形資產流失,出現流失風險。
(四)財務風險
以河南省為例:河南省高校已有普通高等學校127所,研究生培養機構27處,高等教育總規模265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0.1%(河南省教育廳,2013)。河南省要達到省教育廳的2015年總規模300萬、毛入學率36.5%和2020年總規模330萬、毛入學率41.0%的目標,單獨依靠政府撥款資金難以支撐高校如此迅猛的發展,高校隻能通過銀行、外國政府貸款等其他融資途徑解決財政資金的不足。由於高校頻繁舉債,常常出現資不抵債的問題,存在著財務風險。
(五)道德風險
經濟學上所說的道德風險是指“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的同時作出不利於他人的行動”。本文中的道德風險說的就是高校國有資產管理者或使用者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采取的放鬆資產管理、侵占國有財產等行動。由於高校國有資產的所有權歸屬國家,高校隻是具有管理權和使用權;從委托代理關係上看,國家政府(委托人)將國有資產的管理權、經營權、使用權委托給高校(受托人),高校作為代理人管理經營和使用國有資產,高校國有資產的所有權和管理權相分離。運用博弈論分析,作為代理人的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經營使用者就很容易造成國有資產任意閑置和浪費的現象;存在侵占挪用和貪汙國有資產的現象,不僅帶來道德風險,也帶來了廉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