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鎮化視閾下我國基層人口計生工作的改進策略(2 / 2)

五、建立利益向導機製 實現政策統籌聯動

一是平衡城鄉公共產品供給。加大縣、鎮兩級公共財政投入,依托城鎮經濟優勢,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合理有序轉移。二是實現惠民政策聯動。兌現計劃生育獎勵扶助項目,建立獨生子女父母養老獎勵基金,對農村獨生子女家庭以繳納養老保險和讓孩子免費讀書等多種方式給予補助。三是建立協同綜治機製。以人大為主,協同公安部門、人民法院、勞動部門、民政部門等要齊抓共管,真抓共管,綜合治理,鼓勵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和合法生育。

六、創新政策宣傳途徑 引導健康計生氛圍

一是利用新興媒體,盤活宣傳平台。建立農村育齡婦女信息宣傳服務平台,通過互聯網提高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娛樂性,轉變群眾的婚育觀念。二是建設新型農村人口文化。將農村人口文化建設融入到城鎮化建設,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農村群眾的原則,穩定低生育水平。三是強化社會輿論的正確導向。增強計劃生育公共政策意誌力,強化工作責任感,形成維護和遵守國家人口法律法規的自覺意識。

七、加強計生隊伍建設 科學設計績效考核

一是完善選人用人機製和考核激勵機製。繼續完善農村計生幹部隊伍職業化建設,基本形成職業技能與群眾需求相適應的計劃生育隊伍。二是完善待遇保障機製。在逐步提高村計生專幹工資待遇基礎上,對連續任職數年且工作績效突出的幹部給予補助。三是建立績效檔案,嚴格依法行政。計生工作人員要堅決防止和克服方法簡單、態度粗暴甚至違法行為等現象,以定期的績效考核結果為依據,端正服務態度,腳踏實地工作。

“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逐步完善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黨的十八大精神一方麵為深化改革、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新形勢下做好計劃生育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導。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人口政策必須做出調整,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的可續發展,是永恒不變的追求目標。

參考文獻:

[1]賀俊.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切實做好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J].人口與計劃生育,2014,(4).

[2]陳瑞飛.利用全員信息係統做好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初探 [J].南方論刊,2013,(10).

[3]孟令國,李超令,胡廣.基於PDE模型中國人口預測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2).

[4]杜本峰,戚晶晶.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基於公共政策周期理論視角分析[J].西北人口,2011,(3).

[5]原新.計劃生育政策的回顧與反思[J].人民論壇,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