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用股份吸引人才,天業通聯還充分利用外腦為公司謀發展。多年來,天業通聯通過企校合作、企研合作、委托開發等方式與鐵五院、北科大、燕山大學、同濟大學、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所、日立造船株式會社等單位完成900T係列運架提設備、無砟軌道施工裝備、鉸接式非公路自卸車、運架一體機、盾構機、模塊車等多種產品所涉及的重大技術課題。其中,天業通聯與鐵道建築研究設計院聯合設計開發的TLJ-900噸鐵路架橋機和提梁機,一舉幫助公司占領了鐵路架橋裝備的先機,推動了公司的跨越式發展。
人才在哪裏就在哪裏建立機構,這是天業通聯踐行“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又一大特色。例如,武漢聚集了中國橋梁設計、施工方麵的高端人才,天業通聯就在武漢成立研究院,吸引高端人才加盟,開發出上承式造橋機、下承式造橋機、結塊拚裝造橋機、步履懸臂吊機等造橋機械;國內特種車輛的高端人才集中在上海,天業通聯就在上海成立重型車輛有限公司,築巢引鳳,研製出運梁車、平板動力車和各種特種車輛;中國工程院院士、隧道專家王夢恕對盾構機很有研究,但他在把理論付諸實現的過程中未能找到合適的合作單位,天業通聯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立即與之接洽,雙方一拍即合,聯合開發盾構機,並設立北京華隧通掘進裝備有限公司以推進項目開展。天業通聯以其獨特的人才戰略為依托,充分地挖掘產業高端人才的智力資源,占領了產業技術研發的製高點,公司的業務布局也因此得到完善,公司的軟實力也越來越強大。
三、新產品研發走在前
創業時代的企業成長經曆堅定了公司高層對新產品研發的執著追求。如今,天業通聯將發展目標定位為“行業一流、產品一流、服務一流的一等創新型專用設備製造商”,對新產品研發愈加重視。目前,技術研發人員約占員工總數的20%,每年用於新產品研發的資金約占銷售額的4%,新產品產值約占企業總產值的60%。自創立以來,天業通聯已經陸續淘汰了幾十種技術含量低、競爭程度高的產品,致力於科技含量較高、能夠引領行業前沿的高端設備的設計和製造。以差異化為研發戰略的指導思想,天業通聯鍛造出難以模仿的核心競爭力。
為確保新產品研發符合公司的戰略方向,自2007年以來,天業通聯每年都要召開兩次由中層以上參加的、全封閉式的戰略研討會。在這個會上,首先是明確公司大的發展方向,其次將之落實到業務和產品的開發方向上。研討會采取頭腦風暴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暢所欲言。針對每一個新產品提案,會上常常會出現對立的聲音,有了這種唱反調的“魔鬼代言人”,新產品選項和開發計劃就會考慮得更為周全。而且,最終確定的新產品研發項目都要形成非常詳細的分析報告,以確保開發效益最佳、風險最小。
在公司戰略的指引下,依據細致、有序的新產品開發步驟,天業通聯取得了一係列重大成果。如今,天業通聯的各類創新產品已經在170多項國家級重點工程和500餘項省級重點工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例如,公司的900T係列“運架提”設備被廣泛應用於京滬線、京津線、哈大線、石太線、武廣線等二十多個國家重點鐵路建設項目。自2001年開始,天業通聯的產品陸續出口到亞、歐、美、非四大洲16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受到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