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讓學生輕鬆愉快的學習中學物理
教研探索
作者:密武林
中學物理教學中常見的課型有知識教學課、實驗教學課和習題教學課。素質教育旨在“麵向全體”和“全麵發展”,課堂教學不僅要傳授物理知識,而已要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改革教學方法,變注入式教學、題海戰術為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淺談一種新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模式:係統教學法。旨在:讓學生輕鬆愉快而卓有成效地學習。
1.注重信息係統。學生的學習過程可以分為動機、領會、獲得、保持、回憶、概括、動作和反饋八個階段,是分別以學習者在學習中所發生的心理活動過程為依據的,相應的八種心理過程為:期待、注意、編碼、儲存、檢索、遷移、反應和強化。從學習動機的確立到學習結果的反饋,就是從學習願望的產生到願望的滿足,揭示了人類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和發展能力的過程。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設計也必須遵循這一規律,把教學活動看作是一個完整的信息傳輸係統,係統中的每一階段都是為學習者安排外部教學情境,以支持他們每一階段的學習。
2.明確教學目標。整個教學工作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並將它有效地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這樣,學生的學習就有了明確的目的,而當一個人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與意義,並以它來推動自己的學習時,這種學習的目的就成為一種有力的動機。
3.強調意義接受。學生學習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意義接受學習。學生學習是以間接知識為主,學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人類的知識財產。而接受法可以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學到大量知識,避免走很多彎路。有意義接受,不僅可以迅速地接受知識,而且能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他們各方麵的能力。
4.完善認知結構。
在有意義學習中,學生的認知結構始終是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幫助學生把握知識的整體及其內在聯係,使知識係統化,不斷完善和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
5.注意隨堂記憶。每一節課上都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記憶所學知識。
6.允許免交作業。要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權。教材中的習題全都在課內完成,學生可以免交作業,可指導學生對課堂練習以“互查法”判閱。鼓勵和建議學生選做課外習題,隻要通過適當措施,學生會主動積極地做更多的習題,並且也會做得更好。
7.重視單元過關。每單元教學結束後,通過測驗及時了解學生“掌握學習”的情況,不使問題積壓成堆。變換講解的方式,“對沒有命中的目標,再射一箭”。
物理教學應從教學實際出發,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關鍵是要博采眾長,綜合運用,合理組織,並在教學全過程中貫徹啟發式,讓物理教學過程始終處於一定的問題情境之中,使之成為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