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上好政治活動課的方法
教研探索
作者:汪山雲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學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為主旨,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拋棄老師滿堂灌的傳統教學形式。這既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初中思想政治課的內容不僅要改變,適應這一要求,教學形式更應該改變。要通過不同形式多方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成為現在政治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政治課興趣重要一環。下麵就我在政治課上組織“活動”的經驗與收獲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活動”課前的準備。活動課並不是放手讓學生任由組織任意“活動”,需要作大量的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就是收集各種與活動主題有關的素材,這些素材的來源可以是報紙、雜誌、網絡新聞等文字資料。也可以是視頻、音頻等多媒體資料,也可以使實地考察的資料。隻有向學生展示豐富的材料,學生才可以做到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來觀察、討論問題,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也隻有通過豐富的感性材料,學生才能逐步上升到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二、活動課注重“活”。活動課的“活”,1是要從內容上活,素材的多樣性,決定學生活動內容的豐富性多樣性。在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活動的主題與範圍老師掌握,鼓勵學生即興發揮,進行發散思維,對於學生在活動中提出的一些“超出”主題的問題,老師也不應該裏之不理或加以製止,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有助於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問題,即使在活動主題之外,老師也應該認真解答。
2是活動課的活體現到形式上的“活”活動課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觀看視頻後討論,也可以是班會形式,也可以去參觀觀卑實踐,可以是辯論會形式等等。究竟采取那一種形式,最好根據要講授的內容,何種形式更能突出主題。是教學效果最好,就采取那種形式。
三、活動課注重學生的“動”。
活動課要盡量讓每個形式都參與其中,要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加活動,在活動中可以加強學生相互合作相互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有時候為了控製時間不可能讓每個同學都上台,碰到這樣的情況可以化整為零,把班上的同學分成組,甚至可以把組再細分三四人的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活動,使每個學生都有鑲煉和嚐試的機會。
四、把握活動課教師作用的改變。
現在活動課已經不僅僅是輔助教學的一種形式,已經轉化成政治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在這種形式下,教師從課堂教學傳授者的主角變成了“配角”學生在課堂上由被動接受者變成了我要學的“主角”。老師成了活動的組織者,在活動中。老師的作用是指導、引導和總結。指導學生的活動,當學生活動遇到困難時,老師給予幫助和指導;當學生活動“出離”活動主題時,或者有些問題學生感到迷茫時。老師及時給予引導;活動課的總結很重要,活動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活動讓教學目標以學生樂於接受的形式傳輸給他們,如果隻有活動沒有總結,結果是無的放矢。總結可以先讓同學們試著去總結活動的結果,如果和教學目標差不多,說明活動的效果達到了。如果和教學目標相距較遠,需要老師引導同學們去正確認識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