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用好目標教學在小學數學中
教研探索
作者:張廷英
要想快速度,高質量,大麵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必須應用好小學數學目標教學。
一、教學目標的製度
教學目標是目標教學的靈魂,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依據。教師按照目標備課,學生帶著目標預習,教師按照目標教學,學生帶著目標學習,教師按照目標查漏補缺,學生帶著目標回收補救。因此,製定教學目標是目標教學的關鍵環節。
1、學習目標的製定。學習目標的製定要從學生的認知、情感和技能領域入手,重點從認知技能的層次,即識記、理解、簡單運用、綜合運用、詳細具體製定教學目標,識字教學目標在小學教學中包括計算方法、計算法則、數學、算式的讀寫、演算的格式書寫等。理解目標包括算理,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分析。簡單運用目標是把新學到的知識能掌握會解答與例題同類型的問題。綜合運用就是以學到的知識在實際中能夠解決具體問題,並能把同在知識結構轉移。
2、學法目標的製定。學明明確了學習目標,為指導學生學習,要依據所授課內容重點製定學法目標,使其盡量實現部分目標。如“一位數除二位數商二位數”。
學法目標:通過學生利用分小棒的操作演示,讓學生掌握除法豎式除的順序和演算格式。
領悟:“一個數除二位數商二位數”的算理,以及餘數被除數小的道理,分析判斷試商的方法。
3、檢查目標的製定。檢查目標的製定是及時了解學生目標兌現情況,進行知識反饋。製定這一目標要圍繞學習目標做到簡明拒要,避免出過多的檢查題,加重學生負擔。
二、目標教學的實施
目標教學的實施,是教與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課堂教學是實施目標教學的主要渠道。這個渠道中,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有明確的針對性和科學性,不能帶有較大盲目性,隨意性,所以實施目標教學必須要有以下幾個步驟,即目標的認定,目標補救,目標的鞏固,目標的深化。
1、目標的認定。授課前,教師利用小黑板,開幻燈機,放投影儀,設問,口述等形式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告訴給學生,讓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這樣教師在教學中和學生學習中就有了定向控製。
2、學法目標。學生知道了學習目標,教師要用簡要、精練的語言的向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即講解),不能單純讓學生理解掌握教學內容,要讓學生自己實驗操作,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數學課上成既有學生主動活動(實際操作),又有教師講解引導,真正做到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3、目標的測評。目標的測評是教師對學生在本課中所掌握基礎知識進行一項形成性的評價,是通過質疑問題,做題訓練等方式完成,其目的是一方麵可以督導學生學習理解,另一方麵可以了解學生本課學習目標實施情況,使教師根據學生認識規律安排訓練補救措施,讓學生的雙邊活動在信息中得到交流。
4、目標的鞏固。教師為了學生把所學知識牢牢地保持在記憶中,就必須要在下一節課中進行訓練(即練習課),如“一位數除二位數商二位數”的練習課,通過鞏固練習,使學習進一步掌握筆算除法計算方法,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計算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