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立足企業,以行動導向模式探究“給排水管道工程”教學新思路(1 / 1)

立足企業,以行動導向模式探究“給排水管道工程”教學新思路

教研探索

作者:陸建蘭 黃葉華 何江

【摘要】本文以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給排水管道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為例,針對該課程的教學現狀,探討了依托企業,以工作任務為導向,通過整合教學內容,構建實踐教學體係,完善教學過程,改革考核方法等方法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給排水專業人才。

【關鍵詞】給排水,管道工程,行動導向,實踐,改革

《給排水管道工程》課程是高職高專院校資源環境與城市管理專業的專業拓展課程之一,主要講解給水排水工程中給水的輸送與分配、廢水的收集與輸送的管網係統的理論,係統闡述了管道給水排水係統的功能、布置原理、水量計算、水力計算等內容。給水排水管道係統是貫穿給水排水整體工藝流程和鏈接所有工程環節和對象的通道,在水處理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1教學現狀

目前,絕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給排水管道工程》教學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給排水管道工程》課程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做——學生模仿”、“學生做——教師指導”,教學場所局限於教室和實驗實訓室。由於給排水管道工程是地下工程,教師講解有困難,教學環節中教學方法單一,學生隻能被動地適應教師,認知存在難度,對諸多知識不夠了解甚至不了解,教師用統一的尺度去衡量學生,考核方法單一,理論與實踐割裂,教師對學生的個性特征關注程度也不夠。另外,以往的《給排水管道工程》課程教學中教師埋頭苦教,學生埋頭苦學,涉及的知識很多都是老舊的甚至是淘汰不用的,企業需要的員工和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差別較大,學生畢業無法適應相應工作崗位的需求。現有教學未能切實落實高職院校側重學生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培養這一宗旨。

2教學改革的思路

行動導向教學,是指以行為或工作任務為導向,以能力與素質為目標,由師生共同確定工作任務的教學組織過程。學生通過主動和全麵的學習,實現能力與素質的全麵提升,達成知識、能力以及素質的培養目標,教師則是為學生提供活動平台與谘詢幫助,與學生一起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這與講授型的傳統教學方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行動導向教學體係中,每個要素中都體現“實踐到理論”、“實踐先於理論”、“實踐多於理論”的觀念,在《給排水管道工程》教學中,立足企業,工學結合,以企業的要求為根本準則,貫徹實踐、落實實踐,紮紮實實培養企業需要的給排水專業人才。按照“用必學,學必用”的思路,通過單位調研收集崗位中的經驗作為教學必備內容,使學生學會運用知識技能,既解決工作中的現實問題,又能加強對知識的領會理解,在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改革的措施

3.1根據企業需求,篩選整合教學內容

參照國家相關職業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對給水與排水相關工作崗位和核心職業活動進行分析,同時通過對給排水相關單位進行調研,與行業的技術專家進行座談,得出高職院校學生適應的主要崗位群,定位學生的培養目標,確定《給排水管道工程》課程標準,從而確定教學內容。

3.2依托企業平台,構建實踐教學體係

《給排水管道工程》課程是一門工程實踐性質較強的課程,應根據職業技能的要求堅持實踐教學與崗位技能培訓相結合,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使實踐教學真正為崗位能力培養服務。

在本課程實踐教學中,以職業能力培養作為貫穿整個實踐教學的主線,充分利用校內、校外的實驗實訓基地資源,構建本課程的實踐教學體係。

3.3以職業培養為目標,完善教學過程

《給排水管道工程》課程工程實踐性很強,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有必要將工程實踐、專業規範、行業發展等知識傳授給學生。另外,在教學中存在學生理論理解了,但是做作業或課程設計時仍感到難以下手。因此,可在課堂上還要增加和講解一些工(下轉2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