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回:犬養怡靜思出禪堂/宣仁親王計入波浪(1 / 3)

如何與異性之間建立一種積極的關係,也許並不涉及技術層麵的問題,更多是一種條件是否具備的問題。簡單來說,如果你條件優越,不需要什麼技巧,自然會有異性投懷送抱。如果你的條件很差,你會對技術有更多的需求,通過一些技術性的操作讓對方對你動心,這其實很不容易。島津小牧的技術其實非常拙劣,他之所以能夠與多名女性發生和保持一種曖昧的關係,靠的不是自己有什麼秘方可以讓女性對他感興趣,他隻是選擇一些條件較為契合的對象下手。因為長期混跡脂粉界,從事各類曖昧的交易,所以他對自己的行情十分了解,這樣你可以順利的完成交易。

麵對犬養怡靜的時候,他其實有點束手無策,因為犬養怡靜是一個非常會做交易的人。對於島津小牧的來信,犬養怡靜的解決方法很簡單,將這封信投入了垃圾桶。在這個問題上她表現的非常果斷,她覺得沒有必要和對方過度糾纏,但是她也清楚,要想真正擺脫對方其實也非常的困難。短時間內想不出很好的方法,而隻能呆在慧空禪院。一封接著一封信寄來,都像是把石子丟進了水裏,島津小牧有點沉不住氣了。每一個時代都有流行的追逐女性的方法,也許在某個時代寫情書是個不錯的方法,也許過不了多久這個方法就不時興了,女性有時候不喜歡含蓄的方式,而更傾向於直接了當的方法,她不喜歡你,你可能非常執著的以為那隻是在考驗你,因為人更願意相信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很顯然,犬養怡靜的冷處理讓島津小牧有些尷尬,如果是直截了當的拒絕,也許事情沒有那麼複雜,冷處理似乎也是一種曖昧的方式。島津小牧幾次來慧空禪院,很遺憾他沒有見到犬養怡靜,這不意外,慧空禪院到處都是她的眼線,她要躲開島津小牧實在是太容易了。就算是最後沒辦法在一起,島津小牧要想更接近自己的夢想,他都覺得應該與犬養怡靜保持一種積極的關係,他需要歌舞伎町織女權益聯合會的支持。女社的社長親自來到了慧空禪院,她帶著墨鏡和帽子,似乎有意在隱瞞自己的身份,不過這樣的打扮出現在嚴肅的宗教場所,似乎更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她來到客房就坐,小沙彌給她倒了茶。社長說:“能否請犬養怡靜女士出來一見。”

小沙彌說:“對不起,她不能出來見你。”社長說:“為什麼?”小沙彌說:“出家人不打誑語,我真的不知道。”社長聽了開始抹額頭,她其實也做了三顧茅廬的準備,不過她心裏也打鼓,三顧茅廬之後的結局是什麼,實在是難以預測。三顧茅廬的戲很好演,可如果請出來的不是孔明,吃虧是小、丟人是大。她沒有見到犬養怡靜,隻好回去了。而這個時候的犬養怡靜正忙著聽故事,晚上住在慧空禪院,白天的時候就去東京帝大聽講座,一位白發蒼蒼的教授,穿著一件灰色西服,可以這樣說,這位老先生或像是從古墓裏刨出來的古物,他的聲音時高時低,他講的故事非常動人,更有意思的是他會揭示一些現象背後的規律。假如你能夠熟悉曆史規律的話,許多發生在眼前的故事,你都可以看清它的本質。不過有時候知道的太多反而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比方說你帶在一艘遊輪上麵,乘客們正在參加一場美妙的舞會,每個人都很高興,隻有你看出來遊輪很快就要傾覆了,你怎麼說都不會有人相信你,這個時候你會感到無比的孤獨。

日本人對於中國的曆史是非常熟悉的,這不奇怪,許多日本人就是聽著中國的故事長大的。這位教授九十歲了,仍然堅持站著教課,他大概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課上會有許多來自社會的人士冒充聽眾。實際上居犬養怡靜的觀察,裏麵至少三分之二的聽眾是社會人士,他們喜歡聽故事,而且是免費的故事。陽光照進教室,老先生站在講台上麵帶微笑,說:“我們來討論一個問題,曆史上的中國,到底是一個保守的國家?還是一個開放的國家?”

有一位研究生站起來說:“我覺得曆史上的中國總體來說是個保守的國家,我的這個觀點有以下幾點證據作為支撐,一是完成統一之後的秦朝修築了規模宏大的長城,這很明顯就是要拒絕與外界的交流,二是西漢武帝的時候保守的儒家思想成了官方確認的主流思想,三是根據對於一些古墓的挖掘,發現男人死後有妻妾殉葬的現象,人殉製度綿延很久,四是傳統中國針對女性有許多殘酷的刑罰,五是中國有海禁和鎖國之策。我們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國家是開放的,即便是我們所仰慕的唐朝,貞觀年間嚴格的限製百姓出入境,玄奘都是自己偷渡處境,鑒真和尚也不是合法的來日本。可以這樣說,唐非常歡迎外國人來本國訪問,但是他們對外訪持消極態度。”

他的發言贏得了不少掌聲,教授笑著說:“非常不錯的發言,有沒有表達不同意見的,我們這是個課堂,如果隻有一種聲音,也就沒有討論的必要了。”這個時候一位女生站了起來,她扶了扶眼鏡笑著說:“我覺得這位同學看問題的方式是有問題的,我沒所謂的保守或者開放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的意思是說衡量一個國家開放還是保守,最好要放在他所處的曆史環境下去衡量,而不能用今天的標準去衡量。用全球化的標準去衡量,曆史上任何一個時代一個國家都是保守的。”這個時候哪位研究生舉手說:“同一時期,海洋國家要比內陸國家開放的多。”女生說:“請問中國是個海洋國家?還是個內陸國家?”研究生說:“中國是個大陸國家。”女生說:“中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你憑什麼說它不是個海洋國家?”

研究生說:“可是中國對外貿並不積極。”女生說:“中國憑借絲綢、茶葉、瓷器三樣產品賺取全世界的錢,怎麼能說它對外貿不積極呢?”研究生說:“既然如此,為什麼中國會在近一百多年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呢?”女生說:“這是個複雜的問題,實際上就在英國人在貿易中做手腳之前,中國人還在賺全世界的錢,可能真不是海洋國家或陸地國際這麼簡單,你看全世界有那麼多海洋國家,而真正強盛的也不多。”研究生說:“我們更具體一點說,同樣是在中國,內地人永遠比沿海的人愚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