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證券經紀業務轉型淺析
經濟研究
作者:楊義
【摘要】傳統證券經紀業務通道收入逐年下降,其升級轉型勢在必行。各券商應從激勵製度、樹立業務品牌、產品創新、加強創新風險管理等方麵開展業務轉型。
【關鍵詞】證券經紀業務競爭創新轉型
一、我國證券經紀業務發展的現狀
(1)我國證券經紀業務發展麵臨的環境。在過去二十多年的發展中,中國證券業的進步有目共睹,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越來越明顯。中國證券公司作為證券業的主體,也在不斷走向成熟。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的推進,為中國證券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由於諸多創新業務的開展,許多證券公司發展為綜合性證券公司。
然而,當前國內券商麵臨著巨大的發展困境。市場持續低迷,傳統經紀業務收入逐年下降,各券商深陷傭金戰泥潭。高度同質化的經紀業務更是將行業引入惡性競爭的狀態。同時,外資背景的證券公司(或直接參股或建立合資公司)大量出現,其在人力、財力、經營理念和創新能力等方麵的優勢讓國內券商的處境更加困難。為了證券行業的健康發展,作為券商收入和盈利主體的經紀業務的轉型勢在必行。
(2)證券市場相關的製度不斷健全。2006年進行了包括股權分置改革、證券業綜合治理、大集中交易等得重大製度變革。隨後修訂的《證券法》和《公司法》為資本市場創新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同時,在巨大的競爭和生存壓力下,各證券公司在經紀業務上不斷探索轉型,在公司製度建設上取得了許多成績。如:營業部分類發展、分類考核、分類評價製度體係、營銷管理製度體係、投顧管理製度體係等。
(3)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信息技術的進步與應用,促進了證券公司經營模式的轉型,改變了經紀業務的各個環節。主要表現在推動了大集中交易和普及了網上交易。大集中交易具有整體處理數據和業務、及時共享內部信息、高效整合企業資源、降低運營成本等優勢。網上交易取代現場交易的趨勢,使營業部的實體價值不斷降低。營業部的職能將變為服務、銷售和客戶管理的平台。
二、我國證券經紀業務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證券經紀業務發展雖然去得了很大的成績,並且隨著相關製度的完善,其未來發展的空間很大,但我國證券經紀業務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公司戰略定位模糊。目前我國的證券公司在企業發展戰略定位比較模糊,各證券公司沒有根據自身資源優勢,針對市場特點形成特色的經營方式,產品、服務和盈利模式類似,沒有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2)經紀業務盈利模式不能適應市場周期性大幅波動。經紀業務收入仍處於單一的低水平狀態,收入隨行情波動而波動。大部分券商仍然麵臨著“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麵,經紀業務盈利模式不能適應市場周期性大幅波動。
(3)缺乏專業的、高素質的人才。券商服務客戶的關鍵節點是證券經紀人。專業的、高素質的證券經紀人則是強化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麵。現在許多營業部隻在乎證券經紀人能否找到客戶,而忽略了對他們專業知識和從業素質的要求和培養。我國證券市場已和世界上其它地區市場緊密關聯,我國證券市場製度不斷完善,新產品新業務也不斷湧現,隻有在專業的、高素質的人才的推動下,才能實現證券經紀業務的轉型,才能滿足客戶的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