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民營企業內部控製製度建設的重要性(1 / 2)

論民營企業內部控製製度建設的重要性

管理論壇

作者:曾利

【摘要】在各大小民營企業的發展曆程中,應該將企業治理與企業內部控製建設聯合在一起共同建設,目前各民營企業存在的問題就是疲於應付企業內外的各大小事務,而忽略了對企業治理和企業內部控製的建設。文章從理論和實踐對民營企業治理與內部控製建設進行研究探討,通過對企業內部控製製度的現狀進行分析,為企業治理和內部控製提供優化渠道,幫助民營企業改變不重視企業內部控製管理的局麵。並針對各種問題進行策略研究,為民營企業設計出合理且匹配的內部控製製度,這對促進企業發展、提高企業績效以及實現整個社會效率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民營企業 內部控製製度建設 重要性研究

一、民營企業內部控製製度的現狀

(一)薄弱的企業內部控製環境

在民營企業的日常運行中,企業創始人一般會對公司的管理直接進行管理,而其董事會的成員也大部分來自創始人家族內部,這就為董事會發揮其重要監督和控製作用帶來了一定的阻礙。以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看,2008年發生的國美電器的控製權之爭中,黃光繼作為大股東在對回購公司股份時對股東的利益造成了損害,但是這一行為卻沒有遭到國美董事會、經理層以及監事會的揭露,這就表明企業內部控製製度的作用在大股東直接參與的情況下會大打折扣。

一個企業的工作效率高低主要由各層工作人員的責任擔當情況決定,然而民營企業卻普遍存在缺乏明確的崗位說明書等情況,這就造成了公司內部人員職責劃分不明確以及人力資源浪費等問題的產生。從表麵看來一人多職這種情況似乎實現了人力成本的節約,但是實際上這是企業內部控製存在重大控製缺陷的表現,這種環境極易滋生侵占資產和財務舞弊等不法行為。而民營企業一般在用人機製上,往往存在任人唯親而非任人唯賢的問題,這些都是缺乏科學合理的企業內部控製製度而造成的。

(二)缺乏健全的風險評估體係和評估意識

民營在麵對不同的風險因素時,往往都忽視了對科學風險評估方法的選用,也不對風險問題進行分析和排序,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高層領導人根據以往的經驗進行商討進而決定策略的。麵對當今金融市場上越來越嚴重的重大輕小、嫌貧愛富的融資歧視,很多民營企業麵臨著更加艱難的生存窘況。然而依靠高利息的民間借貸會帶來巨大債務糾紛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由於民營企業家又缺乏與時俱進的風險控製思想和管理水平,他們處理風險的方法就是根據自身的經驗對企業進行擴張政策,在識別和規避風險能力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而一旦出現重大失誤造成的後果必然是很嚴重的,往往會因外部環境的劇變導致資金鏈斷裂或資不抵債等情況發生。

(三)控製活動執行不到位

1.控製形式化、缺乏營運分析控製能力

民營企業由於麵對巨大的企業人員流失率,企業往往會為了節約成本而忽視對監管審核製度的重視,一人多職現象在很多民營是非常常見的,例如出納員會順帶包攬會計處理的全部工作,這種現象帶來的便是高發生率的侵占資產和財務舞弊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