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分析控製就是指企業的管理層對生產、籌資、投資以及財務等方麵的信息進行一係列的處理,如對比分析、趨勢分析等,從而獲得對營運情況的分析了解並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而進行原因查明並及時采取有效處理。在民營企業的企業內部管理體係中很少能見到透明的財務報表,很多關於業務方麵的資料在傳遞過程中也十分不明確,由於缺乏規範的預算編製,企業就缺少根據外部環境而不斷調整自身生產規模的能力,即使是多元化的擴張經營也不一定能成為企業實行成功轉型升級的保證。
2.績效考評控製隨意化
很多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在考評製度上存在嚴重的缺失,缺乏公平公開的績效考評製度,就算有考評製度也極大程度上的受到親緣關係影響而不能使考評製度的作用最大地發揮出來。由於科學的考核標準和方法的缺失,使得每個員工的實際工作情況得不到定性的考核和定量測試,也影響了獎勵和懲處的兌現實施,員工長期在這種工作環境下會缺乏歸屬感進而加劇企業的人員流動性大以及企業成本增加等問題。
二、健全內部控製與企業管理相結合的企業運行模式
(一)規範民營企業治理結構
民營企業能否最終實現對企業治理結構的規範化,主要取決於董事會能否充分發揮其作用。但是很多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型民營企業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更有嚴重者,其法人治理結構實際上是有形無實的,很多情況下民營企業的董事長和經理由一人兼任。有效的約束機製能夠成功的消除內部人員控製行為,對會計人員進行“越軌”行為的限製從製度和程序上來看都具有良好的相互製衡關係。各層次各組織各自擁有不同的權限,能夠確保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被層層控製住,進而保證企業能夠正確地進行決策和實施經營計劃。
(二)提高人員的業務素質
在職者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對任何一項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人是企業實現治理和管理的基本要素,尤其是企業的決策者更是需要較高的素質才能引導企業走上正確的生存發展道路。民營企業中人員素質相對較低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而會計人員作為企業進行內控製度製定與實施的主體,其素質的高低對企業的政策實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此,廣大民營企業應當積極加強對員工的職業素質教育,改善和提高企業員工的業務素質,為企業內控製度有效實施創造適合的環境。
(三)完善內部審計和外部監督機製
作為內部控製製度中監督評審環節的重要部分,內部審計應當被廣大民營企業所重視,各民營企業應當在董事會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且內部審計機構需要直接對董事會負責,其擔負著查錯防弊的重大責任,需要做到監督與服務並重,最終目的為幫助管理者對內控係統進行全麵有效的監督,盡可能降低會計信息的失真度。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