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搞好工程項目建設,提高學校經濟效益(1 / 2)

搞好工程項目建設,提高學校經濟效益

工作研究

作者:歐陽玉娟

【摘要】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各高校采取爭取政府投入、銀行貸款、學校自籌資金及吸納企業投資等多種籌資渠道,積極加大基本建設投資力度,極大地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通過對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工作的強化,能夠有效的提高學校經濟效益,文章從兩個方麵對這一方麵進行了分析,也即提升學校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加強學校工程項目建設的造價管理控製。

【關鍵詞】工程項目 建設 學校 經濟效益 提高

一、提升學校工程項目建設質量

第一,完善學校工程項目質量計劃的內容。除學校及監造單位另有規定外,應包括施工要領、質量管理標準、材料及施工檢驗程序、自主檢查表等項目。質量計劃得視工程規模及性質,分整體質量計劃與分項質量計劃兩種。整體質量計劃應依合同規定提報,分項質量計劃則需要各分項工程施工前進行提報。工程項目質量計劃也應包括對不合格品的管製、矯正與預防措施、內部質量監察及文件紀錄管理係統等。針對工程的機電設備,應增加設備功能運轉檢測程序及標準。未達審核金額的工程,學校應依工程規模及性質,縮減其質量計劃內容,學校辦理審核金額以上的工程,應於工程招標文件內依工程規模及性質,製定相關事項。但對於性質特殊的工程項目,應報經學校工程管理委員會同意後才能施行。

第二,對學校工程項目質量管理人員進行統籌安排。一是就質量管理人員的資格、人數及其更換規定而言,在審核金額以上,未達巨額采購的工程,每一工程項目的最低質量人員人數應至少一人,而巨額采購的工程,應至少二人;二是項目質量管理人員應專任,不得跨越其他工程項目,且施工時應在工地執行職務;三是廠商應於開工前,將項目質量管理人員的登錄表報工程監理部門審查,並於經學校領導核定後,填報於工程項目信息網絡係統備查。

最後,完善學校工程項目質量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一是工程項目質量管理人員應接受項目評定機關或其委托培訓機構辦理的工程質量管理培訓課程,並取得結業證書;二是質量管理人員應依據工程合同、設計圖紙、規範、相關技術法規及參考質量計劃製作綱要等,製定質量計劃,據以推動實施;三是執行內部質量稽核,如稽核自主檢查表的檢查項目、檢查結果是否詳實記錄等;四是進行統計分析、矯正與預防措施的提出及追蹤改善;五是對於質量文件、紀錄的管理。

二、加強學校工程項目建設的造價管理控製

首先,提升學校工程造價管理參與人員的業務素質。實現學校內部各部門對工程造價管理活動的了解就必須加強對學校各部門從業人員的財務培訓,並為施工部門配備一名造價管理人員,而且要保證主要造價管理人員權力的實現,強化對學校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的控製與約束,杜絕不合理的工作開展。

其次,科學合理編製工程造價管理體係。在施工設計階段,對學校工程造價管理體係的編製是最為重要的,體係的編製就務必充分考慮到資金的利用效率與資金的管理情況;在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管理體係的編製需對價格、人員工資等費用進行考慮。另外,提升監督管理職能。財務監督管理的主要作用在於及時的發現工程造價管理的各個環節所存在的問題,並進行修正。事實上,這一工作要求學校不僅對工程造價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管,而且也需要將這種監管的理念深入到不同的企業部門當中,從而確保在微觀層麵上得以落實。另外,學校也有必要設立專門的財務監督部門,保證造價管理工作在監督之下進行運轉,也可及時發現工程造價管理方麵的問題,並可以得到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