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城鄉居民“老有所養”(1 / 2)

讓城鄉居民“老有所養”

本刊·薦

作者:白天亮

據悉,目前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區均已開展新農保和城居保工作,截止到2012年9月底,這兩項製度的參保人數已達到4.49億人。

新農保,讓農民“養老不犯愁”

2009年9月7日,對於億萬農民,是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日子。這一天,《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正式對外發布,宣布我國農民在60歲後將能享受國家普惠式的養老保障。

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改善農民生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在此之前的一係列惠農政策——取消農業稅、實行農業直補、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建立新農合,被農民高興地概括為“種地不交稅、上學不付費、看病不太貴”,而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製度,又為農民提供了老年基本生活保障,許多農民稱之為“養老不犯愁”。

從2009年10月1日開始,新農保試點地區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開始領到每月55元基礎養老金,大量的青壯年農民開始陸續參保。55元雖然不多,實現的卻是從無到有的跨越。農民製度性的養老保障過去基本是“0”,“60歲退休”一直是城裏人的專利。實行新農保,長期一分養老錢也拿不到的農村老人每月多了55元現金收入。在邊遠地區農村,其改善生活的作用表現得尤為明顯。

新農保先期試點的陝西寶雞市靖口鎮,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不到1500元,參加新農保後當地老人每年多了660元。一位老人形容,有了55元,過去吃“辣子麵”,現在舍得吃“臊子麵”,還能給孫子買本書當禮物,在家裏腰板也挺得直一些……

首批新農保試點包括全國27個省(自治區)320個縣(市、區、旗)和4個直轄市的部分區縣。到2010年6月底,試點工作進展順利,320個試點縣和4個直轄市全部啟動參保繳費和發放基礎養老金工作,參保人數5965萬人,其中領取待遇人數1697萬人,總參保率超過了70%。

2010年,國家再次作出決定,擴大新農保試點、向老少邊窮地區重點傾斜。2010年3月和5月,中央分別召開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和新疆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到2012年前基本實現新農保在西藏及甘肅、青海、四川、雲南四省藏區的全覆蓋,優先安排新疆南疆三地州以及全疆其他邊境縣、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2010年9月30日,批複了全國其他25個省、自治區341個縣和4個直轄市普遍擴大試點,使全國新農保試點覆蓋麵達到24%。

城居保,居民養老從農村擴展到城市

新農保製度出台後,我國農村居民、城鎮職工都有了製度保障,城鎮非從業居民成為社會養老保險最後的製度空白點。

又一重大惠民政策在2011年出台。2011年6月20日,全國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部署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經驗交流會議召開,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製度試點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同年7月,國家批複了全國27個省、自治區的1902個縣和4個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納入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新農保和城居保的試點覆蓋麵都達到60%。

城居保試點涉及的保障對象,從數量上看,雖然不像新農保、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涉及的人數那麼多,但這部分城鎮非從業居民,基本上是城鎮的低收入群體、困難群體,擁有國家普惠的養老保障,對他們而言無異於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