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國家對養老工作的重視,福州的洪茂歡可是深有感觸。1993年就提前退休的他當時每個月隻能拿300元錢。“自從2002年以後,這十年都不變的退休金是每年都在增加,現在我每個月都能拿到一千多元錢了。”
從就業人員擴大到非就業人員,從城市擴展到農村,我國已基本建立起覆蓋全民的養老保險體係。根據資料顯示:到2011年末,我國居民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2.84億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達到4.73億人。如今,隨著社保範圍的擴大和待遇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開始走出“為後半輩子發愁”的陰影。國家為他們解除了後顧之憂。
育有所補,關懷備至
女性群體作為社會的“半邊天”,不僅擔負著參與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的重任,還承擔著人類自身繁衍的社會責任。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因為用人單位不願承擔女職工生育所帶來的成本負擔,在人員招聘時有意地避免招收女員工,甚至還有的在得知自己的女員工懷孕後將其開除,或者逼其早日歸崗。女性朋友不僅就業困難、工作不穩定,還常常因為產假沒能得到很好的修養,落下病痛。
2011年7月1日《社會保險法》實施。《社會保險法》第五十三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第五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已經繳納生育保險費的,其職工享受生育保險待遇;職工未就業配偶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生育醫療費用待遇。所需資金從生育保險基金中支付。”
說起《社會保險法》,已是準媽媽的陳愛珍興奮不已。陳愛珍就職於莆田一家私企公司,原先公司並沒有給其辦理相關的社保,準備在龍年生個龍寶寶的陳愛珍可犯愁了。因為生孩子,陳愛珍就要麵臨失業的危險。“說實話,本來和老公打算在龍年生一個龍寶寶,但是因為沒有生育保險,心裏還是十分擔憂。覺得現在自己這份工作也算不錯,工作內容也挺適合我的,產假回來後這個崗位還是不是屬於我的還是個未知數,如果被調離原先崗位,這無疑給我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心裏的顧慮,生孩子和保工作讓陳愛珍處於兩難的境地。好在2011年實施了《社會保險法》,陳愛珍所在的公司也在第一時間給員工辦理了社保。這一下,陳愛珍心中的石頭總算是落下了。現在陳愛珍已經如願地懷上了龍寶寶,預產期剛好趕在龍年之末。而自己的社保也剛好交滿一年不久,完全可以享受到生育保險帶來的各種利好政策。
同時生育保險不止針對女性朋友,男性同樣也是其保障的範圍之內。男性參保人的妻子沒有工作,如果生孩子的話,同樣能夠享受生育保險待遇,其妻子因為生孩子而產生的醫療費用,將按照生育保險的相關規定進行報銷。不過,對於生育津貼其妻子是享受不到的。
編織全麵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網
過去十年,我國社會保障體係建設取得的長足進步有目共睹,對於今後的發展,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建成全麵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係。
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人口多,底子薄,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民眾對社會保障製度設計的期許水漲船高。比如,城鎮化提速,呼喚打通城鄉社會保障製度之間的轉換路徑,深度破解城鄉社會保障二元結構;迎接人口老齡化高峰,要求增強我國社會保障的資金支撐能力,提高農村養老保障質量;公務員、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間的社會保障水平仍不均衡,對在一元網絡中強化各類人員社會保障提出新要求;新農合存在死角,並與群眾實際需求距離較大,如何提高保障水平,不讓一個農民置身體係之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需要整個社會建設不斷向前推進,需要加強對社保基金的籌集和監管,需要加快完善社會保障製度的法律體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責任重於泰山,事業任重道遠”,雖然這句話是指國家大方向的未來發展,但對於社會保障事業同樣如此。
不管如何,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社會保障製度改革力度不斷加大、覆蓋麵逐步擴大,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民眾從中受益。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奮鬥目標一定能夠實現,覆蓋城鄉居民的全民社保時代將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