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如何提高技校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1 / 2)

淺談如何提高技校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公眾·品

作者:吳碧杏

隨著我國加入WTO,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學習和掌握英語、開展對外交流已經成為對本世紀國民素質的基本要求。作為技校,它的培養目標是工作在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因此,熟練地應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是每個學生必備的職業素質。麵對技校學生素質差的現狀,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和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仍是技校英語教學的重要課題。

一、重視基礎教學,加強語言素質的培養

無論外語教學如何創新,但鞏固基礎知識是根本。學生的基礎知識紮實了,才能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語言交際。因此,教學中應保證基礎知識是一切交際活動的關鍵。所以從新生入學一開始,首先應讓學生過音標關,掌握各類音素的發音要領。學生可以通過強化訓練、反複模仿,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好國際音標。之後通過讓學生聽錄音等形式模仿英、美人士的語音、語調,培養語感。學生掌握了音標,有了比較標準的發音才能有效地掌握教材出現的詞彙,才能自己進行預習和複習詞彙的工作,詞彙量就能有效地擴展。詞彙量多了將有助於口頭交際,為今後的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

語法同樣是基礎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在教學中也應加於重視。由於英語語法帶有連貫性,學生初中語法基礎不紮實將影響高中語法知識的掌握。隻有在掌握了英語語法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更好地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才能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準確性。因此在學期初,考慮到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的因素,要用一定的時間把初中的重點語法做係統的複習,讓學生有一定的語法基礎。通過複習,好生的知識等到鞏固、差生有了信心,這樣才有可能理解並掌握高中出現的語法知識,為順利完成高中的學習目的奠定基礎。

二、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培養說英語的習慣

語言是一種有聲的工具。聽和說是語言交際的兩個方麵。所謂交際就離不開聽說,聽是說的前提,是進行英語交際的先決條件。因此,教師應用英語授課,給學生增加更多輸入的機會,這也是提高聽力的一種方法,我們向學生輸入相當數量的有效信息。輸入多了,自然也就會說(輸出)了。而如何引導學生說呢?學生多數害怕出錯,不敢開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創設一種輕鬆的氛圍,說的話題也應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在中等職業英語教材中,每一單元都有“熱身”(Warm-up)時間,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這樣,不但有利於學生口語的提高,也利於學生對背景知識的擴充和思維能力的提高。教師可在每堂課上課前幾分鍾裏,讓學生向值日生提問題,提問題的同學要求事先做好準備,要有一定的難度,並由學生自己任點一個值日生來回答問題。這樣,學生得到了聽和說的鍛煉,他們能夠有機會聽不同的同學的發音和不同的語調、不同的問題。學生們切合實際提問題,比如在春節後學生的問題就與節日有關,如:Did you get lucky money?How much did you get?What will you do with the money?等,而且由於一些問題的反複提問,久而久之,學生做到熟能生巧,一聽就懂。在出現一些回答錯誤或不規範的情況下,教師給予必要的講解,以後學生再碰到類似的問題就懂得如何來回答。總之,教師應充分利用機會讓學生多聽、多說、多感受語言信息的刺激來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三、靈活教學,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

興趣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隻有那些對學習發生興趣、把學習看作自己的願望和需要的人學習情緒才能高漲,克服困難的意誌才能加強。技校很多學生基礎差,信心不足,興趣低落,教師對於這部分學生不能強調橫向競爭,而是鼓勵、引導他們完成學習任務,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在統一要求的前提下,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充分考慮到所教對象的能力和程度,從而采用適當的教學手段,使教學對學生既有一定的挑戰性又不至於使學生心理受挫而喪失信心。

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為學生提供把課內獲得的知識應用於語言交際的機會,讓學生認為學到的知識確實有用,以穩定興趣,同時也可以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比如,教師可根據課文材料,讓學生自己編成一段對話,然後進行表演,也可以進行猜謎活動、單詞接力比賽等,還有學唱英文歌曲等。這樣寓英語學習於活動中,營造活動氛圍,讓學生置身於生動活潑、充滿趣味的學習氣氛中,激發學生學英語、用英語的興趣。而活動是教學聯係實際的策略,要使學生能參與,樂於參與,教師就必須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從實際出發,精心設計活動,安排好每一個步驟,通過活動把學生的認知水平、教材內容、渠道、方式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率和時間使用率,使語言訓練的方向朝向語言運用方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