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促進社區和諧穩定
公眾·品
作者:王保慶
第九社區管理中心是中國石化中原石油勘探局管理的最大的社區之一,地處河南省濮陽市中原石油勘探局中心地段,轄區麵積700萬平方米,常住居民18921戶,總人口63000餘人,現有失待業人員近3000人,專兼職失待業管理人員16人,年登記就業率連續兩年保持在95%以上,2012年10月被濮陽市政府推薦為河南省充分就業社區、全省就業先進單位。
社區就業管理工作在省、市及油田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堅持“真困難、真幫助”的原則,充分發揮社區就業服務“貼近百姓、了解實情、工作直接”的作用,以人為本,夯實基礎,狠抓落實,開拓進取,通過就業宣傳、技能培訓、就業幫扶、創業幫助等一係列紮實而有效的工作,有力地促進了社區的和諧穩定。
一、領導重視,明確目標,強化促進就業工作
社區上下牢固樹立幫扶就業、創業是最大的政治理念,黨政領導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目標,製定了“搭建一個平台、培訓一批人才、打造一個品牌,努力實現社區登記就業率95%的工作目標。
1.加大考核力度,提高履職能力。為進一步提高社區就業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服務質量,在社區領導的支持下,社區製定了《第九社區就業係統考核細則》、《第九社區就業係統開展比學趕幫超活動通知》,細化了考核內容及辦法,首次將定性考核改為以定量考核為主,將各居民站失待業人員的就業率考核分值提高到總分值的65%。在嚴考核、硬兌現的基礎上,及時公示考核結果,落實獎罰兌現。全年調整社區就業協理員3人,提高了社區就業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履職能力。
2.樹立行業形象,提高工作效率。為使油田及社區就業政策及任務落到實處,按照油田“比學趕幫超”活動的要求,成立了由社區副主任為組長的就業工作“比學趕幫超”考核領導小組,開展了以提高自身素質、提供優質服務、健全基礎資料台帳、促進社區失待業人員就業和自主創業為內容的“比學趕幫超”活動。並在社區進行了全麵動員,層層發動,調動了就業工作人員和協理員的積極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較好效果。
3.製定幫助措施,建立長效機製。為推進“比學趕幫超”活動深入開展,結合社區就業工作實際,要求各居民站對照先進找差距,分析原因,找準問題關鍵點,製定整改措施,確保整改到位、落實到位,建立就業幫扶長效機製。東環居民管理站付玉青上任後,認真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實,她經常與來就業谘詢的人員交流談心。針對部分人員不了解油田相關政策、就業幫扶的程序、勞務輸出基地等情況,經常深入居民家中,送政策、送信息、送崗位,耐心細致、推心置腹地交流,有適合的就業崗位,第一時間上門提供就業信息和就業指導。東環居民管理站由原來的就業管理落後單位躍升成為社區就業管理標杆單位,並被社區評為先進單位。
二、整合資源,齊抓共管,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工作
社區現有10個居民管理站、11名協理員,轄區內有20個主業單位。為了充分調動各單位專兼職就業管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社區建立了黨政工團齊抓共管、轄區各單位分工負責的管理體係。
1.利用就業平台抓宣傳。社區除在《中原石油報》發布就業信息外,還利用板報、公示欄、LED顯示屏等平台宣傳就業援助優惠政策、用工單位信息、就業相關知識、就業典型事跡,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工作人員和協理員利用閑瑕時間上門宣傳外輸人員的先進事跡,講述超越小區左娟經勞務輸出後成為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陝西省鹹陽石油分公司加油站站長的先進典型,讓待業子女及家人對外部就業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有更深入、更直觀的認識,由被動等待就業崗位轉變為主動適應就業崗位,最終達到就業的目的。
2.開展幫扶活動促宣傳。在黨群係統開展了“我為子女外輸獻一計”活動,收集合理化建議34條,為社區的外輸工作開闊了視野;在共青團係統開展了“爭當外輸典型”活動,湧現出了張玲等7名外輸先進典型;在工會係統開展了“我為困難家庭外輸人員排憂解難”活動,湧現出了付玉青等3名同誌主動為雙殘家庭、困難家庭上門做後勤保障服務的典型事跡;在主副業單位開展了“我為一線骨幹子女外輸做一事”活動,調動了一線骨幹人員為油田勞務輸出工作做貢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河東小區雙殘家庭魏遂召激動地說:“社區就業工作真是做到家啦,感謝給我們生活保障的各級領導,是你們讓我們的家庭生活又充滿了活力。”外輸就業的子女魏金英說:“我一定珍惜現在的工作崗位,以優異的成績回報油田、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