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的團餐可說是非常的浪費,團員吃一半就倒一半,簡直有夠像豬食。
“生一肚子氣,誰還吃得下,浪費就浪費了。”
團員和餐廳服務員發生了爭執,中午時分,餐廳接待旅行團在此就餐,六七桌的人非常熱鬧,就在這個時候,遊客叫來服務員大聲詢問:“我們都吃完了,還有沒有上最後一道菜,是不是看我們是旅遊團餐你們就不在意呢?”
服務員道歉後,說去後廚問問,餐廳負責人走過來解釋說:“今天來就餐吃飯的比較多,後廚一時疏忽,導致最後一道湯沒有上,我很抱歉,現在廚師已經在做了,不好意思,請你們再稍等片刻。”
不一會兒,三盆湯端上了餐桌,這時候導遊說:“好啦,吃完的遊客可以先上大巴士車上等候,沒有吃完的要抓緊時間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服務員看他們都站著,就問道:“還吃嗎?不吃就浪費了。”
和服務員發生爭執的那位先生說:“生一肚子氣,誰還吃得下,浪費就浪費了。”
一眨眼,原本熱鬧的餐廳一下安靜下來,隻剩一些服務員處理著桌上的殘羹剩飯。一盤發糕幾乎沒人動過,蘿卜粉條燉肥肉、芹菜炒鮮粉等等,每桌都剩下近一半的飯菜沒有吃完。
服務員說:“剛來時看到遊客吃剩的食物也覺得浪費了,挺可惜的,不過時間久了也就麻木了,幾乎每桌都是吃一半倒一半,每次收拾出來的餿水就有好幾桶。”
團餐難吃是浪費的主要原因:“不僅菜式少,而且還特別難吃。”
“每人一百五十元的餐費說得好聽,一桌十個人,每桌八菜一湯。可是素菜基本就是涼菜、大白菜、土豆、酸菜燉凍豆腐等,肉菜就全是肥肉做成的扣肉,油膩又不新鮮,還有漂著幾片紫菜的蛋花湯,什麼味道都沒有,就算大家不吃也不會退餐費,最後許多人隻好隨意吃上幾口,根本就沒有吃飽。”
“這是我吃過最難吃的一頓飯,水煮白菜、水熬土豆條、水炒肉片、辣椒粉拌豆腐,還有那盆本就不多的鴨肉,皮色泛白,肉質水分過重而沒有該有的香味,十人一桌八菜一湯,不但份量不夠、菜品差,不少遊客都自己攜帶了辣椒、榨菜,配著米飯就餐。甚至有些遊客連碗和筷子都沒有動過,直接從包裏拿出一袋熟食應付了事。”
導遊說:“我做導遊十年間,很少看到有遊客會將吃剩的飯打包,偶爾會有一些老年團,大媽們看著浪費的食物實在心疼,才會把較幹的主食打包帶走。”
此次旅遊被招待水煮白菜,吃不好、住得不舒服、飯菜價格昂貴、導遊強行購物等不愉快的遭遇。“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玩得舒心”是每位遊客在出門旅行過程中最希望的,然而在時下,吃飽是奢望,吃好就更難保證。
“跟團出遊,幾頓團餐過來過去都是那些菜,有的甚至難以下咽。”
菜點是常規的八菜一湯:土豆燒臘肉、西紅柿炒雞蛋、麻辣魚、蒜茸油麥菜、苦瓜炒肉、木耳炒肉、青菜炒香菇、回鍋肉、紫菜蛋花湯,饅頭、米飯都是不夠可以再要,由於菜量大,臊子麵幾乎沒有動。
一天的旅途勞累讓大家都想在晚上喝點稀的,吃些特色,準備了核桃餅、煎餅、稀飯,還有涼拌黃瓜、醋溜土豆絲等。
“早上本來想喝稀粥,吃饅頭就鹹菜,沒想到是泡菜拌麵條。”冉小八壓根就沒動筷子,除了對這樣的早餐很不習慣,還因為泡菜酸到了倒牙的地步。
冉小八抱怨窗戶沒紗窗,想打開窗戶讓屋子和外麵山裏的新鮮空氣對流一下,結果把小飛蟲也招惹了進來;關上窗戶,沒有空調的屋子卻讓他感覺悶熱不適。公共衛生間除了空間狹小,門鎖還是壞的,導致洗澡和大小便的時候必須有一位人在外麵警戒,嚴防外人誤入。
“這就是我們今晚入住的酒店,等會吃飯的時候,會給大家分發鑰匙。”
導遊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聽到一位遊客喊道:“這哪裏是酒店,明明就是活動板房。”
眼前所謂的酒店,草地上有七八排活動板房沿著山脈依次排列,每一排上麵都有清楚的分工標識,從外到裏依次是接待處、餐廳、廚房以及客房,最外麵有一道大門,門上掛著“綠園山莊”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