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業上市公司經營趨勢及影響因素探析
新聞觀察
作者:任義忠
2012年,報紙經營再次進入低穀,作為廣告收入唯一下降的傳統媒體,報業經營遭遇了真正的寒冬,如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加速了歐美報業衰退的步伐一樣,中國經濟增速下滑也加速了國內報業經營拐點的提前到來。在新興媒體的強力衝擊下,廣告收入下滑、業務結構轉型是報業經營最顯著的特征。作為體製改革的先行者和相對規範的市場主體,國內報業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報業經營的整體趨勢。
報業上市公司收入情況
目前,國內報業上市公司主要有7家,即博瑞傳播、華聞傳媒、新華傳媒、粵傳媒、浙報傳媒、北青傳媒、ST傳媒。除北青傳媒在香港首發上市外,其餘6家均是借殼上市(粵傳媒借殼後由三板轉主板IPO),其中,浙報傳媒、粵傳媒已實現報業傳媒類經營性資產整體上市。
1.營業收入。近幾年來,總體上說,報業上市公司營收呈增長態勢,但增長幅度已明顯減緩,也有幾家公司收入出現了逐年連續下滑,特別是2012年受各種因素影響,增速大幅下滑。
一是北青傳媒、新華傳媒和ST傳媒明顯下滑。近幾年,這三家公司營業收入不但沒有增長,反而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其中,北青傳媒從2008年的108,111.6萬元下降到2011年的75,757.4萬元,新華傳媒從2008年的290,507.58萬元下降到2011年的211,098.52萬元,ST傳媒從2008年的19,745.57萬元下降到2011年的9,089.30萬元,下降幅度均在20%以上。2012年,三家公司營業收入仍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二是博瑞傳播、華聞傳媒和浙報傳媒增長相對穩定。從2008年至2011年,三家公司基本保持10%以上的增幅,但從2012年前三季度情況看,營業收入增長幅度分別為1.87%、3.41%、2.77%,三家公司同時出現增長乏力的情況,華聞傳媒總收入仍排在所有報業上市公司首位。浙報傳媒近年來公司業績穩步增長,2009年、2010年、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93,351.57萬元、121,343.34萬元和134,227.69萬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9.9%,2011年借殼上市當年營業收入增長10.62%,但2012年前三季度增幅僅為2.77%。
三是粵傳媒同比略有下滑。2012年6月19日,粵傳媒實現傳媒類經營性資產整體上市。2011年以前的主營業務是印刷業務,並不能反映其整體經營態勢,僅從2012年前三季度看,粵傳媒營業收入雖然同比下降5.05%,但總量位居報業上市公司第二位。
注:表格根據披露的公開數據整理而成,其中,北青傳媒未披露三季度報表,2012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約9.96%;浙報傳媒2010年以前財務數據未公開披露
2.廣告收入。廣告是報業公司的核心業務,但隨著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的快速提升,報業廣告增長形勢不容樂觀,同時更加凸顯了報紙的單一化經營風險。
注:華聞傳媒為傳播與文化產業收入,包括信息傳播服務與印刷業務;ST傳媒為傳媒業務;新華傳媒為廣告報刊業務;粵傳媒2012年整體上市前廣告業務僅是部分廣告代理收入;浙報傳媒2011年之前未曾公開披露廣告收入
一是新華傳媒、北青傳媒廣告收入持續大幅下滑。新華傳媒自2008年起廣告收入大幅下滑,除2010年略有增長外,2009年、2011年均出現20%以上的負增長;北青傳媒從2004年開始廣告收入一直處於下滑趨勢,2011年廣告收入總額與2004年的8.14億元相比下滑了44.68%,2012年上半年廣告收入同比又下降9.81%。
二是博瑞傳播、華聞傳媒、浙報傳媒增勢減緩。博瑞傳播2012年以前年度廣告收入一直保持強勁增長態勢,但2012年前三季度總收入同比僅增長1.87%,相對於2011年18.46%的增長率大幅下滑,其廣告收入增長情況不容樂觀;華聞傳媒傳媒業務增長較快,所占比重2011年已上升至70%,但從2012年前三季度總收入同比僅增長3.41%的情況分析,傳媒業務增速同比也出現大幅下滑;浙報傳媒2011年廣告收入增幅為7.65%,2012年前三季度總收入僅增長2.77%,由於其廣告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近60%,預計2012年廣告收入增長無幾。
三是粵傳媒2012年前三季度同比下降。2012年傳媒類經營性資產整體注入後,粵傳媒2012年前三季度總收入同比下降5.05%,雖然三季度報表未披露廣告收入的具體比重,但預計廣告收入也是負增長。
四是ST傳媒傳媒收入大幅銳減。ST傳媒主要從事計算機類報紙經營業務,傳媒業務自2007年起大幅下滑,2011年傳媒業務收入還不及2007年的一半,5年來下降幅度達52.94%。原控股股東工業和信息化部計算機與微電子發展研究中心已於2010年退出,湖南信托重組後並未按期注入優質資產,目前正籌劃重大重組事項。
報業上市公司業務結構
報業上市公司業務主要由廣告、發行、印刷等傳統媒體業務構成,由於絕大多數是借殼上市,除傳媒業務外,像華聞傳媒等還保留著殼公司的原有業務。近幾年,新媒體迅速崛起,傳統報紙業務受到嚴重衝擊,為降低單一化經營風險,報業上市公司加快了業務結構的戰略轉型,未來新媒體業務的比重將會逐漸上升。
表3:報業上市公司業務結構(截至2011年底)
注:粵傳媒傳媒類經營性資產整體上市後,截至2012年6月30日報告期的收入結構為:廣告業務占56.74%,發行業務占25.2%,印刷業務占13.21%,網絡服務占1.1%,其他占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