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藝術院校藝術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特色
學術論壇
作者:趙去非 郝麗娟
【內容摘要】綜合藝術院校藝術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其他綜合性大學相比有著獨特的專業優勢和藝術資源,隨著2012年藝術學從文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升格為新的學科門類,為藝術類人才培養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自主性。綜合藝術院校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思想與觀念,注重學生藝術教育普遍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踐教學活動,在培養藝術教育專業人才方麵探索出成功的經驗,對發展藝術教育專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綜合藝術院校藝術教育培養優勢就業前景學科建設
一、綜合藝術院校藝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優勢
原國家教委在1989年和1992年先後頒布了《全國藝術教育總體規劃1989—2000》和《關於發展與改革藝術師範教育的若幹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對藝術教育做出了具體的規定,明確提出高等院校要培養出一支數量足夠、質量合格的藝術師資隊伍,為響應國家的政策,國內大多數藝術院校及師範院校相繼開設了藝術教育專業。隨著1999年全國高校開始擴招,以及受越來越火爆的藝術高考影響,許多綜合大學也開始興辦藝術類專業,但與培養專業藝術人才的藝術院校和培養實用型人才的師範院校相比,在綜合大學開設藝術類專業顯得有些盲目。中國內地的綜合大學多是1952年全國院係第一次調整後,在原有的文理科院校基礎上以學科擴展方式組建而成的文理學科綜合性大學,藝術專業當時並不包含在內。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上世紀90年代全國第二次院係調整,提出要“建設真正意義上的綜合大學”,從這時起,藝術專業才在綜合大學裏出現。因此,內地綜合大學的藝術專業普遍存在學科設置時間短、課程體係不完善、師資結構不合理以及教學配套設施不健全等現象,這些都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有的綜合大學為提高藝術教育質量,或聘請知名專家教授,或加大資金投入改善教學硬件,有的甚至為迎合就業增設熱門專業等,但結果都收效甚微。因為學科建設並不能代替學術建設,其根源是綜合大學現行的藝術教育理念及教學方法等都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社會對藝術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培養的學生既缺乏藝術演出團體對學生表演技能的要求,又缺乏師範院校學生普遍具備的教育能力。
綜合藝術院校藝術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其他綜合性大學相比有著獨特的專業優勢和藝術資源,許多藝術院校都具有悠久的曆史及成熟的辦學經驗,專業課程設置合理,師資隊伍力量雄厚,教學實踐經驗豐富,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充分利用藝術學科間的優勢互補進行特色人才的培養。如以吉林藝術學院為例,作為東北地區唯一的綜合高等藝術院校,學院在1995年就成為具有吉林省首批省重點學科的院校,學科建設水平一直位居省內領先地位,無論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數還是省級重點學科數以及碩士點數,排名都位居國內同類藝術院校的前列,建院以來先後為社會培養了萬餘名各類型的藝術人才,湧現出大批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優秀的藝術家,師生共同承擔了各類藝術創作、設計項目、國內外大型展演項目,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教學、科研和創作成果,在國內藝術教育領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2007年,為加強藝術教育學科的建設還興辦了藝術教育學院,充分體現了從專門性高等藝術教育到通識性人文藝術素質教育的宏觀架構,順應了國家藝術教育體係的全麵改革與發展。2012年,藝術學從文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升格為新的學科門類,為藝術類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自主性。在綜合藝術院校開設藝術教育專業,既可以培養藝術人才又可以培養藝術師資,藝術教育專業畢業生既有專業知識技能,又能成為從事藝術教育及相關領域工作的一專多能的藝術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
二、綜合藝術院校藝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特色
目前,我國的高等藝術教育專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和成熟階段,專業結構和發展已日趨完善,綜合藝術院校要結合自身的優勢,充分利用藝術學科間的優勢互補,綜合分析各方麵條件以及當今社會對該領域專業人才的特殊需求,對藝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進行科學定位,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專業課程的設置,優化藝術教育學科的結構與布局,突出綜合藝術院校藝術教育人才培養的特色。2001年7月,教育部頒布了《藝術課程標準》,對於從事藝術課程專業教學的教師提出了極為具體的要求,除了要具備多門藝術學科的專業知識技能外,還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基礎,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綜合各種藝術形式的能力。藝術教育專業與從事藝術創作是有區別的,要求我們在尊重藝術個性教育與發展的同時,還要遵從藝術教育特有的普及性特質,藝術教育本身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它包含了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對大學生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有著重要作用,通過藝術教育專業的學習使學生能夠係統地掌握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藝術學科的基本理論與技能,同時也係統地學習和掌握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使其在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和較強的社會責任感的同時,還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以及正確的政治思想、文藝審美觀點、審美鑒賞力和堅實的藝術理論基礎,並具有藝術解讀、藝術鑒賞及藝術創作與實踐能力,以及設計實施藝術教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