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職聲樂教學的實踐探索(2 / 2)

四、良好的教學狀態能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在聲樂教學活動中,聲樂教師的性格與氣質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影響。歌唱是表演的藝術,需要培養活潑、開朗、富於激情的性格,需要歌唱者具有情緒的興奮性、敏捷性和可調控性。所以,一個優秀的聲樂教師自身應該是一個熱愛歌唱事業的人,他們可以通過歌曲示範演唱等教學方法來體現自身較好的聲音狀態和準確的肢體語言表達,還要有調動學生學習聲樂積極性的能力。由於聲樂教學本身是較為抽象的,所以需要聲樂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生動、形象的事物進行比喻來引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除此以外,聲樂教師還應具備敏捷的思維和精準的觀察力。同時,教師應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應細心地觀察學生出現的問題並及時進行糾正。歌唱家卡魯索曾經說過,“聲樂教師雖不是歌唱家,但必須是正確的歌唱者”。由此可見,在聲樂教學中,聲樂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課堂,用自己的專業、人格魅力、激情感染學生,激發學生歌唱的動力,從而達到增強學生聲樂學習興趣的目的。

五、豐富的藝術實踐活動是聲樂教學的延伸

聲樂教學是中職音樂教育專業的重要課程,以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教學目的。聲樂教學的藝術實踐指的是學生在聲樂課堂上學到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巧的再現。藝術實踐活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每周、每月進行一次聲樂演唱彙報,定期舉辦高年級學生的演唱觀摩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膽量,以及增強學生舞台表演經驗,提升學生演唱水平。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課餘時間組織學生自己編排節目,讓他們得到自主創編和實踐的機會。如編排重唱、小組唱、合唱等聲樂節目,這樣能有效提高學生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通過藝術實踐活動,學生能在其中獲得寶貴的演唱經驗,有利於學生回到聲樂課堂後,更好地吸收、理解聲樂理論知識。因為從實踐中積累和積澱的知識,能讓學生很容易掌握和運用。當然,除了校園內的藝術實踐活動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藝術演出活動,讓學生積累終身受用的舞台演唱經驗,更能適應社會的變化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曉玲.聲樂基礎理論[M].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2]胡鍾剛、張友剛.聲樂實用基礎教程[M].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3]丁凱.聲樂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4]翟紅錦.聲樂實用基礎教程[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江漢藝術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張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