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豐富變換的節奏、節拍布局
在勃拉姆斯的藝術歌曲中,多變的節奏、節拍運用對音樂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達起著決定性作用。③除了第二首整首歌曲均采用3/4拍外,其餘三首歌曲都進行了節拍的變換,所用三拍子的居多——這也是勃拉姆斯寫作藝術歌曲所鍾愛的節拍類型。在每次變換節拍的同時都伴隨了速度的變化,來表現思想和情緒的變換。例如,第三首歌曲經曆了3/2、4/2、3/2三次節拍變換,全曲采用壯板(Grave)的速度,準確表現了對死亡的痛苦與無奈。套曲在節奏上所運用的附點節奏、三連音、交錯的切分節奏等,都是作曲家喜愛用的特征節奏型,極大地豐富了既定原有節拍的律動性,使音樂的表達更加生動。四首歌曲中的節奏處理,配合音樂結構形成對稱的藝術感,體現了作者在整體布局上的精心安排。
四、精確“造型”的鋼琴伴奏
勃拉姆斯同時作為一名出色的鋼琴家,他所寫作的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也同樣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對準確塑造歌曲的藝術形象,表現歌曲內容起到重要作用。《四首嚴肅的歌》的鋼琴伴奏,在簡單、統一中求得豐富的變化,作為一種“造型”,鮮活生動地同聲樂旋律相結合,對音樂內容起到了渲染、補充等多重烘托作用。
譜例2:《死亡,你多麼痛苦》
譜例2的伴奏聲部在每小節的中聲部保持四個二分音符的節拍基本律動的同時,右手以連續的切分音形式與左手形成節奏的交錯,並伴有四分音符連續的級進下行,對長氣息的聲樂樂句起到了對比烘托的作用。
在音區的使用上,主要發揮鋼琴中音區和低音區的表現力,較少涉及鋼琴的高音區。四首歌的伴奏中都有持續數小節的雙低音譜號的伴奏,這主要與歌曲濃鬱的小調色彩以及濃厚的宗教思想有直接關係。
結語
《四首嚴肅的歌》是勃拉姆斯晚年最重要的聲樂作品,是他晚年精神層麵的直接寫照。作曲家創作風格的雙重性使音樂的藝術表現力既有傳統音樂的深度和廣度,又傳達出作者所處時代的前沿精神。我們幾乎難以在19世紀找到一個比他在傳統與革新相結合上更完美的典例。④這部套曲作為世界藝術歌曲寶庫中的瑰寶,其外在的音樂美和內在的深刻哲學思想,永遠值得人們去傾聽和品味。
注釋:
①桑桐.半音化的曆史演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145.
②桑桐.勃拉姆斯喜用的一種和聲手法[J].音樂藝術,2008(1).
③王厚誼.論勃拉姆斯藝術歌曲的創作風格[J].藝術百家,2007(4).
④格奧爾格·科內普勒.19世紀音樂史[M].王昭仁等,譯,2002:629.
參考文獻:
[1]康斯坦丁·弗洛羅斯.勃拉姆斯的兩重性[J].顧耀明,譯.音樂藝術,1983(4).
[2]杜蕾.勃拉姆斯藝術歌曲的創作特征[J].音樂天地,2004(10).
作者單位:大慶市第二十三中學
(責任編輯:張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