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提琴教學中的發音問題(2 / 2)

琴弓的運行速度簡稱弓速,弓速的快慢直接影響發音的好壞。弓速的快慢是根據作曲家以及樂曲的需要而定,比如在弱奏的不對稱弓法中,弓速雖然快,發音響亮,但在某些樂曲中,弓速雖然慢,卻需要剛強有力的強奏,發音也是很有穿透力的,此時需要演奏者具備一定的曲式作品分析能力,根據樂曲背景、內容、情感以及演奏的要求來選用合適的弓速。譜例3為不對稱弓法,弓速不同,但是發音要相同。

譜例3:

(三)左手科學的發音技巧

影響發音的因素不僅是右手持弓的演奏,左手按弦、揉弦,拇指把位雙音等技巧也是因素之一。首先,教師在傳授左手基礎手形時,必須讓學生了解正確的姿勢對發音的影響,手臂機理與發音的關係等科學原理,學生隻有從科學原理上了解,才能發揮正確姿勢的作用。反之,有很多學生基本不知為何要這樣或者那樣按弦與揉弦,導致其演奏水平無法得到提升。

1.按弦對發音的影響

按弦即指左手4個手指包括拇指,壓在琴弦上力的大小,壓弦是否緊密是影響發音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琴弦壓得不夠牢固,即便弓子用再大的力氣演奏,聲音還是不夠清晰、響亮。

2.揉音對發音的影響

揉音是大提琴演奏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技巧,是用來美化音樂、描述內心與情緒的一種方式,是美化發音的一個重要元素。揉弦需要左手壓緊弦後擺動,讓聲音形成一種波浪,使聲音不至於那麼呆板無神。因此,擺動的技巧必須準確得當,才能使聲音得到美化。

3.拇指把位以及雙音對聲音的影響

拇指把位就是指拇指參與到按弦中,即拇指有真實的音高。拇指在學琴初期是沒有參與到發音當中的,所以拇指要根據作品的需要來完成演奏。拇指的機能較難訓練,音準較難把握,因為拇指的指形與其他4個手指有所不同,其需要側躺在琴弦上,力度相當。雙音對拇指發音的要求更高,是指兩個音同時發響,遇到有拇指參與的音程,就要特別注意拇指的力度與其他某個指頭同時發音的力度是否相同。

總之,發音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隨著大提琴在演奏法上的革新與演變,發音問題是許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在教學當中所傳授的首要問題。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如果沒有聲音,何談音樂?如何詮釋作品的藝術風格是年輕的大提琴教育者首要認識的問題,也直接關係到學生演奏技術水平的高低。本文分析了大提琴教學中關於發音的一些常見問題,筆者希望更多大提琴演奏者能夠通過合理的演奏方式進行科學的發音,演奏出美妙的音樂。

參考文獻:

[1]宗柏.聖·桑斯第一大提琴協奏曲a小調op33[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2]宗柏.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op85[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3]馬雯.弗朗克A大調奏鳴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華僑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責任編輯:高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