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學化方向
1.在麵臨年齡層次的教育問題上,基礎教材或者兒童教材內容的編輯,應首先考慮其側重點放在技巧訓練上。而對待層次水準較高者,教材的編排則應偏重於加強音樂內涵和修養的培養上。這一問題可參考伊凡·加拉米安《小提琴演奏和教學的原則》一書。他認為,發展音樂是不受年齡限製的,但是年輕的時候還是應該更加注重技術的發展和訓練,因為年齡的客觀原因,年輕的時候是技術發展的最快時期。
2.二胡教材的內容裏可以考慮添加一些人體結構剖析圖(主要是指演奏二胡時,相關肌體的剖析)以及力學原理。如聲樂書中的開頭內容都會出現發聲器官的解剖示意圖及用氣、呼吸指導。這正可以借鑒到二胡演奏中,以便更好地直觀展示二胡操作肌體與力學原理的運用。近年來小提琴教材中不乏涉及相關內容,如劉洪的《新概念小提琴演奏技術》、丁芷諾的《丁芷諾小提琴教學精講》等。
3.樂曲與練習曲中的各種風格種類,音階琶音練習中七聲音階與五聲音階所占比例均應該持衡。王國潼的《二胡音階練習》一書中“音律”一節,就討論了二胡演奏中采用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混合使用的律製問題,在實際演奏中需根據不同情況靈活使用,熟練掌握和使用兩種律製的混合,對解決音律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其中,分別談到二胡與鋼琴、二胡與民樂隊及二胡與揚琴合奏時,律製不同的運用。
4.大部分的教材以曲譜為主,這些樂曲或者練習曲下麵常常會提出拉奏要求,筆者認為教材中固然有權利給演奏者提要求,同時也有義務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隻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練習或演奏中更好更快地解決問題,提高自身。
5.教材中的樂理部分,除了運用長期以來使用的西洋音樂體係,還應結合中國自身的傳統音樂文化以及二胡本身的特征,創作和加入新的內容與其相適應。這一點在二胡的樂理部分內容裏應該要做到相關的涉及,使教材更加完美。
參考文獻:
[1]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華樂大典·二胡卷[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
[2]伊凡·加拉米安.小提琴演奏與教學的原則[M].張世祥,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3]劉洪.新概念小提琴演奏技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
[4]丁芷諾.丁芷諾小提琴教學精講[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
[5]王國潼.二胡音階練習[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
[6]趙寒陽.對二胡教學科學化的幾點思考[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2(3).
作者單位:江西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指導教師:李豔琳)
(責任編輯:張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