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矛盾分析法在繪畫中的應用(2 / 2)

從畫麵的明暗來看,梵高的《星空》就是大膽利用了星光與黑夜的矛盾,憂鬱的深藍對比濃烈的橘黃,強烈地刺激著觀者的神經。而在薩金特的筆下,明暗的矛盾又因為舒緩的色彩變得和諧而寧靜了。從肌理的矛盾來看,德國表現主義的繪畫作品肌理強烈給人以巨大的震撼。最具代表性的應是英國當代繪畫大師弗洛伊德,其繪畫肌理厚重,仿佛能感受到畫中人物鮮活的肌肉和流動的血液。還有藝術家對平緩的肌理青睞有加,我國的超寫實畫家冷軍的早期作品就是畫如鏡麵,平整光滑,讓人感到寧靜與安逸。從色彩的矛盾來看,補色之間存在著強烈的對比關係,印象派的畫家就是操作補色矛盾的高手,在他們的作品中,既有強烈的對比,又有和諧的統一。莫奈作品中濃綠的草地中長滿了火紅的花朵,在這一刻,紅與綠這對矛盾的“冤家”變得如此和諧共存,可見建構一個合理矛盾體係的重要性。

三、繪畫中的矛盾統一

如何建立一個合理的矛盾體係,合理的矛盾體係又是什麼?這需要簡單了解一下矛盾的性質。矛盾不但有一分為二的對立關係,而且還是相互依存的統一體。在視覺經驗中,這種情況隨處可見,比如強烈的光線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投影,光源的運動影響投影也隨之改變形狀,當光源消失時投影也將融入無盡的黑暗之中消失不見,這就是現實中的統一。如果錯誤地觀察了這一現象,必然會鬧出笑話。

倫勃朗就是運用對立統一的高手,其很多作品都會製造光照與黑暗的對抗。矛盾衝突會起到突出主題的作用。法國畫家拉圖爾的作品《木匠約瑟》利用黑暗中的燭光很柔和地渲染了畫麵的氣氛。從卡拉瓦喬開始,很多畫家就一直很喜愛運用這種強烈的矛盾關係。

從繪畫內容來看,矛盾的統一也是無處不在,其表現在形式與內容的統一,也是技術與內容的統一。從繪畫技巧來看,是黑白灰的統一、補色關係的統一、形體變化的統一、肌理變化的統一。矛盾的對立與統一必須相輔相成才能達到藝術的高品質。

物質世界中的對立統一是客觀存在的,而藝術作品中的對立統一卻是主觀建構,是對物質世界的反映,其展現的對立統一關係也必須是對現實的尊重。任何脫離生活的藝術創作都是缺乏生命力的。同時,對現實的建構也體現出藝術家的思維、修養和想象力,為了達到高品質的藝術追求,藝術家必須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矛盾。

藝術源於生活,生活由矛盾組成,要想做得好,必須善於發現,這樣作品才會有的放矢。如果沒有矛盾對立,繪畫就會是一張白紙。因此,我們要尊重現實、利用好矛盾,這樣才能符合審美規律,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

(注:本文為2013年度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立項《辯證法在繪畫中的應用研究》,立項編號:13B0043)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範大學

(責任編輯:高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