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課堂調控小智慧 換個名堂贏“療效”(1 / 2)

課堂調控小智慧 換個名堂贏“療效”

教學長廊

作者:王真珍 王一木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學生提出的五花八門、出乎意料的問題或答案。這些問題和答案有時會促進和推動課堂教學朝深處發展,有時也幹擾了教師正常的設計思路和教學程序。如何有效利用學生的有益信息,不斷生成新的教學素材,而又不影響正常教學環節,我們需要找到兩者的結合點,這是體育課堂教學中一個既現實又有挑戰性的課題。要想避免對課堂的失控,避免學生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就需要教師有更強的課堂調控能力和更精湛的教學機智與組織藝術,筆者認為課堂調控需要小智慧,巧換名堂可贏得教學“療效”。

案例1:“考試”換成“羊羊運動會”學生們樂極了

預備鈴響了,學生們已排好隊做好課前準備在教室門口等著我,正好教室門口還是很安靜的,我就乘勢想告訴他們課堂內容:“同學們,接下去的幾節課我們要進行沙包、跳繩檢測,看看你一分鍾能跳幾個,沙包能投多少遠,大家來比一比····”沒等我把話說完,一(7)班的胡誠偉就插嘴了——“羊羊運動會!”聽了胡誠偉的話,班級馬上沸騰,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起喜羊羊、美羊羊參加運動會的場景,還時不時激動地蹦蹦跳,看著原本筆直的隊伍變得歪歪扭扭,立正姿勢變得東倒西歪,我真想批評他們,但是心裏一咯噔,“羊羊運動會”不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嗎?如果把課堂考試變成羊羊運動會···會怎麼樣?

帶著疑問,我馬上改變我的說辭,“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召開一場羊羊運動會!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參加,比賽的內容是扔沙包,我們來比一比誰是今天的冠軍!”

聽我一說這話,學生們頓時激動起來,臉上個個洋溢著快樂的神情,個個躍躍欲試,似乎運動熱情一下子激發出來!

“參加羊羊運動會的小朋友必須要遵守運動會的規則,每人三次機會,扔完沙包把沙包撿回,等候的小朋友傳遞沙包,在起點處拿沙包,扔沙包時不可踩線·····”順勢我講起了本次沙包比賽的規則,就這樣,我引導學生們要遵守運動會的紀律,他們聽得特別認真,沙包比賽中,他們比的不亦樂乎,在練習區練得火熱,原本拖拖拉拉的現象也沒有了,而沙包成績也非常理想。

反思:“考試”換成“羊羊運動會”學生們樂極了!隻是換一換名堂,課堂的效果提升不少。這就是一年級的課堂,需要適當加入情境,引入學生們特別喜歡的卡通人物,讓課堂變得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