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超重的大一新生達4.76%,肥胖的學生達7.70%。體重在增加,體質卻在下降。2013年,耐力項目的1000/800米、柔韌力量類項目的坐位體前屈成績,均處於近5年的低值。同時,這兩項內容的優秀和良好人數,為偏少。而不及格率為曆年最高,分別達5.4%和6.67%。表一數據與學校統計結果無顯著差異。
3.1.2實驗前學生課程選項調查
從表二數據顯示,民族傳統武術實用實戰技術認知和已經參與程度最高,是最受喜好項目,有興趣的人數占50%,想參與占32%,求勝欲望戰勝自我占45%,比賽演練40%。
3.2實驗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統計結果比較
3.2.1實驗後實驗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統計表
從表3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體質健康得到了明顯改變,不及格現象得以消除,超重和肥胖的學生有顯著變化,耐力項目1000/800米也有了顯著的提高。而實驗後100名對照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從表4看,統計結果無顯著差異。這充分說明了民族傳統武術實用實戰技術進入課堂,是有利於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和生理機能的改變。
4.結論與建議
4.1建議
4.1.1建議大膽運用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學內容走進課堂
教師應從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入手,大膽運用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就民族傳統武術實用實戰技術訓練課堂中,比如:學生進行長跑前,我們可跟學生”李小龍”跑,步法移動時叫”淩波微步”走,踢腿時說”無影腿”等語言刺激。讓學生在快樂氛圍中學會、掌握知識,讓人們身心健康得到全麵發展。
4.1.2建議深入挖掘地方民族傳統武術實用、實戰技術
中國民間武術流派林立,進一步深入挖掘地方民族傳統武術實用、實戰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讓地方民族傳統武術實用、實戰技術早日走進高校課堂,為人們造福,同時也與國家提倡的實現中國夢相關聯。
4.1.3深化教學改革,全麵推動地方民族傳統武術向前發展。
把優秀的中國民族傳統-地方民族傳統武術實用、實戰技術擺上課堂,為使更多人了解中國國粹,增強國民體質,實現中國夢加快行進腳步。
4.2結論
中國民族傳統武術博大精深,教師要深入挖掘其所蘊藏攻防技術及養生精要。從科學角度,用靈活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地方民族傳統武術實用、實戰技術能增強學生體質,增加學生自信心,加深學生生活體悟,活躍學生思維,更有利於擺脫中國民族傳統武術目前存在的發展困境。推動民族傳統武術良性發展,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新的模式和平台,為實現高校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步提升作出貢獻。
(韶關學院體育學院,廣東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