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例析中小學田徑隊隊風的培養策略(2 / 2)

五、優良傳統中傳繼

隊風是運動隊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練員要著力引導全體隊員牢固樹立起主人翁責任感,要善於通過榮譽冊、榮譽室、課件、網頁、QQ群等積極主動地宣傳、收集、整理、保存、展示全組師生在各級各類體育學、訓、賽、考的榮譽證書、獎牌、活動的剪影、視頻、錄像、體育院校錄取證書、成績進步表等,記錄運動隊發展的足跡,激勵隊員比、學、趕、幫、超,引導全體隊員全麵、深入的體會、體悟本組優秀傳統的內涵,使隊員在行為的改變中深化對隊風的理解。

六、梯隊建設中傳承

訓練、比賽中如果采用好隊員好對待,差隊員差對待,會產生“馬太效應”,導致運動隊的分化和瓦解。因此,教練員既要培養有影響的“領軍性”、“品牌性”的明星隊員,更要注重培養新隊員、小隊員、梯隊隊員,特別是對年齡較小、農村困難家庭、留守學生,教練員更要偏心照料,積極為其落實一名品學兼優的骨幹隊員進行貼身性的“傳、幫、帶、護”,讓他們在家庭般的溫暖、親人般的關愛中增進對運動隊的向心力。如針對縣、市運動會女子、跨欄等弱項、冷項,我們重點培養新隊員、小隊員,通過比賽成了縣、市運動會的前六名,成了隊上的小明星,增強了運動隊的凝聚力,促進了隊風的可持續發展。

七、典型榜樣中傳播

隊風是教練員、隊員思想、作風的擴大和延伸,教練員、隊委要時時事事,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為隊員作表率,潛移默化地感染、影響隊員;教練員要善於利用隊員身邊的耳濡目染的典型,利用骨幹隊員;縣、市、省運動會取得優異的尖子隊員;考上體育院校的優秀隊員們的先進事跡,充分發揮他們的“傳、幫、帶”的巨大力量,以點帶麵,以麵促點,強化、深化隊風的育人功能。如我隊隊員張軍,他2010年9月剛入高中體訓隊時,400米專項為70秒左右。但他訓練自覺、刻苦,成績進步很快,2011年9月時100米為12.5秒,立定三級跳遠為8.2米,原地推鉛球為9米,400米專項為55秒左右。冬訓時,教練員把幾個400米專項的隊員安排在一起進行強化訓練,讓隊上最優秀的隊員(400米專項53秒左右)帶他,隊員之間的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使得大家進步都很大,2012年3月高考體育考試時,他400米專項成績達到了53.5秒(電)左右,文化成績也順利達到錄取分數線,考取了體育學院,從最差的隊員成了最優秀的隊員之一,榜樣的良好作風有力地促進了自覺、刻苦、互助隊風的形成。

八、失敗挫折中體驗

失敗是隊風的試金石,經曆失敗才能讓隊員更快成長,才能加深對隊風內涵的理解。2011年,隊上初二跨欄隊員周強,在8月份的省田徑錦標賽中取得男子乙組110米跨欄亞軍。在校訓練中有點飄飄然了,經常謊稱腰傷或各種理由推脫力量訓練,11月份的縣田徑運動會上他隻取得了初中組男子110米跨欄第三名。在總結會上,他深刻地檢討了自己自滿,自負、缺乏吃苦耐勞導致的失敗。以後訓練中他謙虛謹慎,訓練自覺,甚至超額完成任務,成績有了較大提升,2012年8月省上比賽中,他不僅獲得了男子乙組110米跨欄冠軍,還獲得了200米欄的亞軍,通過他的案例對隊風也是一大促進。

九、互助友愛中培育

團結、互助是良好隊風形成的標誌,隊風建設一定要高度重視團結互助精神的培養與堅守。2010年冬訓時,我隊體考生張軍總是精神狀態不好,體力不佳,又經常請假。教練員通過深入了解才知道他每天放學後要去縣醫院照料重病的爺爺,直到第二早晨他奶奶來照料,針對這種情況,隊委發動非高三的體訓生輪流陪他一起進行照料,讓他在晚間能休息一段時間,保證第二天的課堂學習和賽前體訓。隊友團結互助的精神讓他深受感動,在學習、訓練中更加勤奮、刻苦,雖然他爺爺住院兩個月,但張軍的學習和訓練並不受到多大影響,後來他以優異成績考取了體育院校。

(江蘇省如東縣古坳初中22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