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體育教師運動技術、技能的恢複訓練淺析
教師修養
作者:張紅萍
新課程下的大課間、陽光體育、選項教學、模塊教學、小班化教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傳統項目的教學與訓練等對教師的運動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很多中老年體育教師是 “一專多能”、“幾專多能”、萬金油型”的骨幹教師,他們的能力、經驗是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管理的寶貴財富。但是隨著他們工作職責的增加、年齡的增長、傷病的積累、職業倦怠的漸增、運動時間的減少。不少中老年體育教師的體能、技能水平下降較快,既影響自己的技術、技能教學,也影響了學校體育教、學、研、訓、賽的整體質量。新課程改革的繼往開來,需要中老年教師們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更需要他們恢複與保持良好的技術、技能水平。保持與恢複運動技能水平是中老年體育教師煥發運動青春,全麵、深化體育改革的時代需要;也是中老年體育教師教學藝術、技術技能傳承有人的現實需要。中老年體育教師體育運動技能的恢複訓練應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一、提高自覺性
中老年體育教師運動技術、技能保持與恢複的關鍵在於中老年體育教師自己有沒有時間和空間,有沒有內在的動力與外在影響。運動技術、技能的恢複要取得理想效果,任何外部力量都有外在的,內因起決定作用。中老年體育教師運動技術、技能的恢複訓練需要學校、教研組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各種途徑,著力從技術、技能的欠缺感、差距感、職業危機感等出發,引導中老年體育教師重視運動技術、技能的恢複與保持。要鼓勵他們增強信心,明白要恢複最佳的體能、技能水平確實很困難,但通過自覺性、堅持不懈、強製性的鍛煉是能恢複到較高水平的。實踐中要善於動員學校領導、教研組等加強對中老年體育教師體能恢複自覺性、技術練習主動性的調動與維持,強化自律、自警、自立等內部動力的動員與堅守,提高技術、技能恢複訓練的自覺性。同時要減少教研組的督促檢查,幫助他們減少對教研組和其他教師的依賴性,通過立足於自身,立足於自己、立足於自願,有效提高恢複的效果。
二、加強督導性
中老年體育教師隨著身體機能的退化,小傷小病的積累,不少教師的運動惰性也隨之而來,導致中老年體育教師運動技能和技術水平逐漸下降。運動技能水平的恢複是一個艱苦、艱巨的過程,因此,恢複過程要注意加強督促,要善於建立健全相應措施、製度,巧妙通過規範性、約束性的引導、督導,促進教師加強體能、技能的恢複。實踐中需要我們和他們一起努力,通過以老帶少、以少促老,以少帶老、老少結合、老少互助的形式,通過整分結合、內外結合、強弱結合、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等,著力通過自覺性與規範性、自願性與強製性相結合,靈活、有效地組織中老年體育教師進行體育鍛煉與運動技能恢複、保持。通過計劃的科學性,過程的落實性,考核的嚴格性,監督的經常性,有效地預防恢複的隨意性、過場性。如每周二、五必須安排兩小時的集中性體能性鍛煉或技能性練習,全體教師必須參加,不能缺席、請假的教師另報時間補回;其他時間進行個體自由鍛煉,教研組抽調其他教師進行監督,作好記錄並在一學期結束時,進行評比、獎勵。
三、突出計劃性
有計劃性、方向性,才能減少體能鍛煉、技術恢複的盲目性,提高鍛煉的有效性。中老年體育教師的運動技術、技能水平的恢複,既要靠教師自己在平時的體育教學與訓練中有意識、有針對性地進行恢複與保持;更要注重有明確的目的性,有強烈的目標性來確保恢複的有效性。什麼時候進行簡單性技術練習、複雜性技術練習?什麼時候進行耐久性練習、速度-力量練習?什麼時候進行對抗性技術、技能練習、比賽等,體育教師自己要進行詳細化、周期化的設計與策劃,注意通過長期恢複與短期恢複相結合,技術訓練與體能恢複相結合,一般性體能恢複與專項性體能恢複相結合,基本技術、技能與專項技術、技能恢複相結合等。突出恢複的計劃性、周期性、補差性、單元性安排,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地進行功能性恢複,確保恢複訓練的經濟性和實效性。如中老年體育教師籃球技術、技能的恢複可先從30分鍾左右的運球、原地投球技術;20分鍾左右的耐久性行進間低手投籃練習開始,過渡到30分鍾左右的行進間低手、高手、勾手、反手投籃,最後進行低強度的對抗性技術練習與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