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與評價
教師修養
作者:邱伯聰
摘 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要建立促進教師不斷發展的科學、多樣化的教學評價體係;《全日製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修訂進一步要求體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試論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新課程標準實踐中的評價與發展,以求構建體育教師教學評價模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修訂;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教師評價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2.020
《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的重新修訂,再次重申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突出了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與要求:麵向全體學生的體育發展、多元的教材內容、多樣的教學方法、多維的教學評價等內容。同時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需要教師以創新的思維,創造性的勞動和全新的理念達成課程目標,新課程標準的修訂再一次呼喚每位教師的再學習,呼喚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的創新實踐、發展提高。
教師是課程實施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和操作者,課程目標的達成與課程質量好壞關鍵在教師,因此,以促進教師不斷探究學習、專業素養發展、教學能力提高為目的的評價模式,需在課程實施中構建。使之促進體育教師以更新的觀念,更好的敬業精神,更優的教學方法,更全麵的專業技能,更富有創造性的勞動去支撐實施過程,達成課程目標。
一、新課程標準修訂呼喚教者全麵提升自身素質
新課程標準修訂後的教學目標、內容、方法、評價考核方法等方麵的要求都發生了變化,無論是年輕教師,還是老教師都要重新學習新教育理論,都必須經曆觀念的更新與變革、教法的重組與創新以及課堂教學觀、學生觀、評價觀的更新。
(一)新課程標準目標的達成需要教師有良好的師德為基礎
師德的最好體現是敬業,敬業的最終表現是教師以創新性思維和創造性勞動實施課程、設計教學。沒有敬業精神,就不可能有創造性的課堂狀態和創新的教學內容、方法,敬業的具體體現是關愛和尊重每位學生,和新課程理念相一致的教者,他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是以學生健康第一為首要目標,一切為了全體學生健康發展,為了全體學生學習提高為歸宿。
(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教師有良好的專業素質
新課程標準沒有統一的教材內容和考核評價手段。它給予教者是“標準”而不是“綱要”,是“領域目標”而不是“教學目的任務”。同時,新課程明確健康第一為宗旨,以更寬的領域目標為實施方向,通過多元的教材、多維的評價讓每位學習者受益,在感受運動樂趣的同時,掌握終身鍛煉身體的方法與手段。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不但具有設定普遍的共同學習目標的能力,還要求教師具有為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設計不同的層次目標,並能通過教與學達成目標,使整個教學過程呈現出和諧(師與生、生與生)、主動(積極參與、主動探究)、自主(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合作(師與生、生與生)。
新課程實施要求教師有更係統的專業理論和全麵的專項素質水平。教學實踐中可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歸納為易(讓每位學生易練、易懂、一步就跨入門檻);簡(簡單、實效、有鍛煉價值,便於提高);精(精確技術、準確的技術基礎);多(多樣化、適合多層次的練習組合)的能力。良好的專業素質支撐教者實施課程,提升教者駕駛新課程標準課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