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顱腦外傷患者經皮氣管切開術的應用及幹預
臨床經驗
作者:杜曉霞 周如敏 郭冬梅 馬風珍
【摘 要】目的:探討重症顱腦外傷患者經皮氣管切開術的應用及幹預。方法:回顧性分析我科2012.1-2013.12 收治的50例重症顱腦外傷患者經皮氣管切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其運用經皮氣管切開術,並采取了相應的護理措施。結果:50例均成功,手術時間2~6min,l例術中出現氣囊破損。無嚴重並發症及與手術操作有關的死亡發生。結論:對重症顱腦損傷經皮氣管切開後的患者采用上述護理措施精心護理,減少了並發症發生,減輕痛苦,減少花費,促進患者早日康複 。
【關鍵詞】重症顱腦外傷;經皮氣管切開術;護理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往往病情重,易出現各種原因導致的呼吸功能障礙。為保證呼吸道通暢,改善通氣,防止窒息,應早期行氣管切開[1]。經皮氣管切開術( 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 PT)具有簡單、快速和損傷小的特點, 國外已廣泛采用[2]。我科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運用經皮氣管切開術,取得較好效果,現將護理經驗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12.1-2013.12收住我科50例重症顱腦外傷患者經皮氣管切開術患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18-81歲,平均年齡42.6歲。50例均成功,手術時間2~6min,l例術中出現氣囊破損。無嚴重並發症及與手術操作有關的死亡發生。
1.2 方法
采用導絲擴張鉗法( guide w ire dilatingforceps, GWDF) 。患者取仰臥位, 墊高肩部, 將頭頸部保持中線位, 進行常規消毒、鋪巾,選用一次性氣管切開包,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第1至第3氣管環之間作一長1.0cm-1.5cm的縱行皮膚直切口, 經切口用穿刺套管針於第1、2或第2、3氣管環之間進行穿刺, 有落空感時說明進入氣管內,回抽吸出空氣再次證實穿刺入氣管內[3], 拔出針芯,置入導絲。擴張器沿導絲擴開氣管前組織及氣管前壁後,再用氣管擴張鉗順導絲擴張一次,拔出擴張鉗, 沿導絲將氣管套管送入氣管,拔出管芯和導絲,固定氣管套管[4],氣囊充氣,接吸氧導管給氧。
1.3結果
2例患者術後出現傷口感染,未經特殊處理, 局部紅腫4天後逐漸消退。做氣管鏡檢查的患者均無氣管後壁損傷。無脫管發生。
2 氣管切開的護理
(1)病房環境要求。空氣消毒機消毒室內空氣,室內保持一定的溫度18-20°C ,相對濕度50-60% , 用含氯消毒液拖地, 每天2-3次。限製探視和陪護,減少人員流動。
(2)氣管切開後, 妥善固定,保持切開部位清潔、幹燥。隨時觀察切口有無滲血、皮下氣腫、線鬆脫等跡象。根據分泌物多少及敷料的清潔程度決定換藥的次數,切口周圍用絡合碘棉球消毒皮膚,被分泌物浸濕時應隨時更換。對於煩躁的患者,加強巡視,為防止自己撥管,肢體應用約束帶適當約束。翻身時避免牽拉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