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治療效果判定標準
種植治療後隨訪12個月後進行療效判定。顯效:手術治療後患者主觀感覺舒適,牙齒排列整齊,咀嚼功能恢複正常,種植體和義齒無鬆動、脫落;有效:手術治療後患者主觀感覺舒適,牙齒排列整齊,咀嚼功能恢複正常,種植體和義齒輕微鬆動,無脫落;無效:手術治療後患者種植體和義齒鬆動、脫落,咀嚼功能受限,出現咬頜錯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均由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兩組計數資料或療效比較采用χ2檢驗,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
3 結果
3.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36例 顯效19例,有效1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4.44%。對照組36例顯效12例,有效14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72.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有明顯差異。
3.2 兩組患牙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50顆,顯效29顆,有效18顆,無效3顆,總有效率94%。對照組46顆 顯效18顆,有效15顆,無效13顆,總有效率71.74%。兩組患牙臨床治療效果比較有明顯差異。
3.3 兩組患者種植體體積及骨吸收水平比較
觀察組種植體長度為(14.82±1.21) mm,直徑為(4.53±0.51) mm,對照組種植體長度為(11.36±1.49) mm,直徑為(3.24±0.45) mm ,兩組比較觀察組種植體體積明顯大於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骨吸收水平為(0.59±0.23) mm,對照組為(1.41±0.21)mm,兩組比較有明顯差異,說明即刻種植能夠有效降低短期內的骨吸收程度。
4 討論
牙齒種植,特別是前牙的種植修複,在恢複牙齒功能的同時,還具有不可忽視的美觀效果,所以患者對這類牙齒的種植有更高的要求。延期種植由於要等待拔牙後創麵的愈合,時間相對較長,牙槽骨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吸收,從而使得種植體比創口要小,種植後吻合麵不理想,並經常出現牙齒鬆動甚至脫落的情況,而且由於牙槽骨的吸收,使牙齦緣較低,牙冠突出,牙齦乳頭退縮,在很程度上影響了美觀。即刻種植是在清除患牙後立即種植與修複,有效的避免了牙槽骨的吸收,保持了原有牙槽骨的寬度與高度,能夠植入與創口形狀相吻合的種植體,不但恢複了牙齒的功能,還在最大程度上恢複了美觀。即刻種植成功與否的關鍵是種植體的初期穩定性,初期穩定性包括了種植體與骨組織的吻合麵及摩擦力,有研究發現在與創口形狀相符的情況下,種植體的直徑與長度越大,則初期穩定性就越高,種植成功率就越高。
總之,即刻種植即刻修複與延期種植相較,具有更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並且還有更好的美觀效果,使患者更容易接受。
參考文獻
[1]鄧飛龍.即刻種植和即刻修複[J].中華口腔醫學雜誌,2006,41:206-208.
[2]康立勳,鄧春富,趙寶紅.即刻種植和即刻修複義齒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5):26-28
[3]陳歌楊.種植義齒修複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9):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