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科治療主動脈夾層的初步探討(2 / 2)

3 結果

17例患者入院時心率在85-124次/分之間,平均為94次/分。3例患者(占17.67%) 采用心得安以1-2毫克/5分鍾速度進行靜脈滴注,直到心率降為65-75次/分,或總量達20毫克為止;14例患者(占82.35%)采用異博定以相同速度注射,並口服倍他樂克25-50毫克/6小時?次,采用滴定法將心率控製到65-75次/分的目標範圍。達標時倍他樂克用量為150-300毫克/日,平均為235毫克/日。17例患者經治療後,有1例患者在急性期死亡(占5.88%),16例存活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14 天。

4 討論

主動脈夾層具有發病急的特點,病情發展比較迅速,急性期具有較高的病死率,早期積極采用藥物治療能夠將死亡率有效降低。隻要確診,不管夾層在何位置,都要積極采用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撕裂樣疼痛是主動脈夾層最為突出的一種臨床表現,它使病變位置、程度、範圍及擴展情況得到有效反映。治療目標不僅要控製疼痛,還要對心室收縮速率及血壓進行有效控製。通常要將心率控製在65-75次/分,收縮壓控製在180—120mmHg之間,甚至更低一些,平均動脈壓為65-75mmHg。對於病情較為危重或伴隨劇烈疼痛的患者,有時即便采用足量俘受體阻滯劑,也無法將心率降到65次/分左右,但要使其不高於76次/分。這時,采用靜脈硝普鈉滴定法能夠有效控製血壓。但要與降低左室速率的p受體阻滯劑聯合進行使用。通常靜脈用藥不超過一周,然後終生采用口服降壓藥進行維持。

5 結語

綜上所述,積極采取有效的治療方式可有效提高主動脈夾層患者的預後效果,使死亡率明顯降低。近端夾層患者要及時選擇適宜時間進行手術治療,遠端夾層沒有伴隨其它並發症的患者,要采取常規內科藥物方式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1]錢學賢,戴玉華,孔華宇,鄭德裕.主動脈夾層[M].現代心血管病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

[2]趙金玲,周華頂,劉誌廉.主動脈夾層26 例臨床分析[J],心血管康複醫學雜誌,2010.11.

[3]李孟玲,陳堅.主動脈夾層41例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09.21.

[4]黃元濤.李劍春.心血管疾病現代治療[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