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結果
92例患者,治療3~6周後,治愈58例,占63.04%,好轉16例,占17.40%,總有效率80.43%。10例症狀改善不明顯,占10.87%,1例轉上級醫院手術,死亡7例,占7.61%,係因入院及治療中發生休克、胃穿孔等並發症,1例因手術中大出血死亡。患者出院時要求按醫囑繼續按醫師製訂的治療方案服藥總療程4周後來院複查。隨訪6個月~2年。
4討論
92例患者中,高位潰瘍29例,占31.52%,患者主訴肩背部及劍突下和胸骨後、左側胸部等處疼痛較重,因此易誤診為不典型心絞痛或心肌梗塞。胃鏡檢查中,發現老年性消化性潰瘍多見於胃底,可能與其血管結構改變,造成局部供血條件發生變化有關。老年患者大潰瘍明顯增多,這和老年人血管硬化、高血壓使胃黏膜血流量減少,導致黏膜防禦功能下降及老年人多伴胃黏膜退行性變化或萎縮性胃炎有關。臨床上經胃鏡、x線檢查所見的龕影或潰瘍也證實了潰瘍麵大的特性。
據統計,老年人消化性潰瘍是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胃潰瘍多於十二指腸潰瘍,以出血為首發症狀;而在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的並發症中,消化道出血同樣是比例最大,危害最大的,因此隻要患者無手術禁忌證,應及早行手術治療。或經過保守治療3~6周以後無效、效果不明顯或者病情加重者應該及時采取手術治療。另外,在老年患者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出現出血不止或穿孔的症狀,也應進行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老年人消化性潰瘍臨床症狀欠典型,其中胃潰瘍所占比例最高,是最常見的老年人消化性潰瘍,而且容易出現高位潰瘍與巨大潰瘍,伴隨疾病多,加上老年人本身體質較差,在患潰瘍的同時,經常伴有並發症,死亡率高。而且,由於老年人的身體組織機構退化,因此在進行治療時一定要考慮到老年人對藥物的耐受性,合理控製用藥。因此,針對老年性消化性潰瘍的治療,醫師必須要充分了解老年性消化性潰瘍的表現及特點,要多關心體貼患者,正規全程治療及按時複診和複查胃鏡,以達到治愈和減少複發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葉任高.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8:387.
[2]馬素雲.老年性消化性潰瘍130例臨床特點分析[J].中同醫藥導報,209,6(3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