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區長在鎮政府吃完早飯,帶著中科院最近編製的《張家槽生態農業科研成果示範基地實施方案》文件,趕到張家槽村辦公室,村委會全體都在,張金鳳接過文件,將文件中的部分內容翻閱了一遍。
柳區長向方支書招呼:“方支書!村委會全體都在,我們先開個預備會!”
“那好!我們村委會把有關問題先摸一摸”方支書回答“我們在實施中才好順利進行,好現在就開會。”
柳區長講話:
“我前天就收到中科院這兩份文件,我仔細閱讀了三遍,這是一個兩年實施三~五年見效的長效方案,我還要聽一聽村委會同誌的建議。”
方支書接著講:
“這次帶動村民修天蒼公路張家槽村段即將完工,天蒼公路其它路段也相繼在修築中,有望在本月底全線修通,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激發了村民們對村委會工作熱情支持和信任,我看下部工作要搞張家槽村電網建設,使村民得到更多的實惠。”
張金鳳提出不同建議:
“方支書是急村民所急,搞張家槽村電網建設,是照亮村民的心,使村民有電視看,了解黨對農村的各項政策,了解國內外大事,有決心擺脫貧窮,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搞《張家槽生態農業科研成果示範基地》,還有一件急待解決的事情,固土截沙防治水土流失,恢複沉積沙田為水田,保證水稻栽種麵積為曆年的最大麵積。水田是我們村民的口糧出產地,而水田麵積在一年複一年地減少,這樣持續下去到我們的子孫後代水田麵積少到無法生存,我們現在這種耕種方式是在砸子孫後代的飯碗。柳區長不妨到四、五、六、八、九組去走一走,看一看,從包產到戶到現在才幾年就毀了那麼多水田,看了就會心痛萬分!特別是五、八兩組,有好幾家村民為了擴大自己的耕種麵積,把山頂的樹林和草坡毀掉開墾種糧食,有的將截砂溝、沉砂氹改成種植土,一到夏秋時遇山洪爆發形成水土流,直瀉上塝田,上塝田成了堆砂田,淹埋田裏的全部秧苗,根本是粒糧未收,這樣年複一年所有的上塝田都成了堆砂田,我們的水稻田就這樣年複一年地減少,這樣下去真是毀了子孫的飯碗!”
“當時村民就沒阻止這種蠻幹耕種方式?”柳區長問。
張金鳳回答:
“這些亂墾亂毀的人都是組裏的惡人,誰都不敢去阻攔,一般村民都忙著種自己的責任田,都是‘自掃門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當時我想站出來阻止,沒有一人支持我,我怕遭暗棒毒打忍了,我的上塝責任田被流沙淹沒,這三年跟老二在外務工,半癱瘓的老爸在家,兩個上塝責任田全被流沙淹沒,最可惡的是楊貧協將靳老大的奶奶墳側一處五分地大的沉沙氹,連墳一齊毀作擴展自己的責任土地,還將兩具棺材當天焚燒,那一帶的上塝田一個接一個被流沙淹沒了。”
“這就是一人得利毀了大家!”柳區長點明這是大自然的報複。
張金鳳建議:
“常言道‘火燒眉毛隻顧眼前’夏季快到,預計今年雨水很多,山洪暴發,山坡的流沙直瀉而下,就要堆在所有上塝田。當務之急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防’字上做工作,截沙製止水土流失,恢複沉沙氹,疏通攔沙溝,恢複擋土埂,固土截沙製止水土流失,恢複沉積沙田為水田保證水稻栽種麵積不再繼續逐年減少。把流沙基本控製住了,再作防治水土流失的‘治’,搞荒坡綠化,土地整理坡土改梯土,土地深加工,薄土變厚土? ? ? ? ? ? ”
柳區長提醒大家:
“工作項目雖多,我們還是要有序地進行。第一項電網安裝,石河鋼筋混凝土平板橋已到養護期,後天可放行通車。可以進行電網安裝,後天我進縣城通知電力安裝公司將安裝物資運往張家槽村,安裝人員生活由村會計張成宇安排在村辦公室,所需民工由張村長調配,所需資金由張村助支付。第二項當務之急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防’字工作,恢複控流沙設施,穩定今年的水稻收入,這是棘手的事,因為要占用部分村民的土地,這比修公路難多了,問題再難也得要解決,我要摸清問題所在,才能製訂出好的對策,先請張村長介紹八組情況,然後由張村助介紹五組情況,講述簡單明了能突顯問題,不講長篇論文。”
張天碧村長介紹:
“我家住八組,當然對八組情況熟悉,地理環境是全村最差的組,一半的土地在易家灣山穀中,山坡穀底有半天能見到陽光,全是嚴重風化的頁岩禿坡,晴天有陽光照射就能聽到唦唦地頁岩碎片下滑的聲音,頁岩碎片下滑日久年成就填滿了橫山截砂溝,也填滿沉沙氹,每當山洪暴發時,流沙順小溪直衝易家灣外水稻田,原來在易家灣山穀底有一座七分地大沉沙氹,土地承包後本組幾戶村民毀沉沙氹種紅苕和玉米,這樣流沙無截止年複一年衝向灣外水稻田,現已毀水田七畝多。八組截止流沙是件老大難問題,流沙源有五處,都在易家灣山頂董家坪山,涉及董家坪山上四、六、九三個組的土地,所以截止流沙要動員四、六、九三個組的力量才行!”
張金鳳介紹:
“五組是張氏祖宗發祥地,五山連綿成彎月形,所以‘張家灣’由此得名,山頂全石光頭,上半山是頁岩鬆砂土,下半山是紫色砂土,七條大橫山截砂溝,十三條小橫山截砂溝,兩分地以上沉沙氹九座,半分地以下沉沙氹十九座,我結婚來張家灣每年春天挑沙氹起砂溝,所以這些數目我記得非常清楚,還要挑上塝田堆砂,所有的田都能栽上秧的,在土地承包到戶後,那些張姓‘勤快人’將沙氹、砂溝全毀掉種上莊稼作為己有,現在要恢複沙氹、砂溝有點難,特別是張朝珍那頑固腦袋鋼鑽也難撬開。”
柳區長提出:
“今天這會議決定本來由方支書做總結,這工作卻是很棘手的,越貧窮的地方,村民思想越自私落後,越自私落後越引起村民們更加貧窮落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幹部要不懼任何艱難,引領廣大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廣大村民富裕才能真正富裕!我們先作村民思想工作,恢複農業生態是搞共同富裕的基礎,恢複農業生態主要先作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是兩步做的工作,第一步是‘防’就是恢複橫山截砂溝,恢複沉沙氹,恢複擋土埂等。第二步是‘治’就是坡土改梯土,砌石擋土坎,新修橫山截砂溝,新修沉沙氹,山頂綠化固土。我們目前是搞‘防’,大春收獲後在冬季搞‘治’”
柳區長布置:
“我回鎮上請歐書記同我一道去五組,召集包括九組在內開動員會,方支書同張村助一道去八組,包括四組、六組、九組在內開動員會,張村長同張連長一道去三組,包括三組、七組在內開動員會,一、二組由方支書自行安排開動員會,動員會上反饋的情況再到村委會集體研究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