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防範風險,把握城鎮化進程中的關鍵環節(1 / 3)

防範風險,把握城鎮化進程中的關鍵環節

發展戰略

作者:許欣

摘要:城鎮化過程是按照經濟規律循序漸進的,拉美和歐美在城鎮化建設中的經驗、教訓值得借鑒與反思。建設城鎮化應當把握關鍵,切實保障人民權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係,實現城鎮化進程中的以人為本、協調發展,使之真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發動機和助推器。

關鍵詞:城鎮化;風險控製;路徑選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戰略目標,把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作為關鍵環節來抓,以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這是一個讓城鎮化回歸本源、體現特色的重要理論課題和實踐問題。

一、 前車之鑒,教訓深刻

城鎮化是現代化發展過程的重要衡量標誌,既是是一個曆史範疇,又是一個發展的概念。盡管目前理論界對城鎮化的內涵表述有20種之多,但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其內容已漸清晰、內涵也將不斷豐富。我國城鎮化的核心在於以人為本,城鄉統籌,綠色低碳、服務均等,和諧發展,是有別於其他國家和地區一般的城市化。

城鎮化是一個按照經濟規律循序漸進的曆史過程,有其自然發育成長的特點,離不開一定的曆史條件和社會氛圍。從歐美來看,物質基礎上由於工業革命的積累,本國人口又較少,經濟增長可以應對自身人口的生活需要,意識形態上曆經數百年的社會結構蘊育與現代變革,為城鎮化發展創造了方方麵麵的條件。

進入20世紀以後,拉美地區為了推進城鎮化,機械模仿歐美模式,城鎮化進程中不顧自身農業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城鎮化與工業化產生嚴重失衡,呈現出“超前”和“過度”現象。有關研究表明,全球城鎮化率到2009年才達到50%,拉美城鎮化率早在1961年就已超過50%;1999年世界平均城鎮化率是46%,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5 165美元,城鎮化與工業化的比值是1.48,拉美平均城鎮化率則高達7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4 039美元,城鎮化與工業化的比值高達2.5。拉美城鎮化模式這種起點低、速度快的特點,無序開發有限的農業資源,城市人口的數量大大超過工業化所能吸納的程度,城市自然環境、城市居民的精神心理承載能力遠遠不能適應城鎮化發展需求,最終導致了貧富分化加劇,生活環境惡化,城市道路擁擠,失業與犯罪率居高不下,醫療衛生教育等公共服務嚴重短缺,大大增加了城市發展的額外成本,聚集經濟變成了聚集不經濟,形成所謂過快過度城市化的“拉美陷阱”。這種“城市病”問題至今在某些國家和地區仍然普遍存在。曾經輝煌一時的美國“汽車之城”和“音樂之城”底特律,2000年以來,失業率翻了將近3倍,大約40%的城市路燈已經損壞,全市廢棄房屋高達7.8萬幢,每年大約會發生火災1.2萬起,凶殺率達到40年來最高水平,而每次報警電話卻需要等58分鍾才會得到回應;2013年第一季度,整個城市的救護車隻有1/3在服務。在《福布斯》雜誌推出的城市排名中,底特律被評為2012“美國最悲慘城市”,2013年7月18日,被迫向州法院遞交了破產保護申請。上海交通大學劉士林教授稱其為歐美模式是個“正常的孩子”,拉美模式是個“早產的孩子”。

當今中國,在拉美模式影響下,不少城市在不符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所處階段特點的情況下,大規模發展新城、新區,盲目複製和模仿了大量商業地產項目,建設風潮已經從一二線城市蔓延到三四線城市,土地城鎮化遠快於人口城市化,真可謂“沒有最快,隻有更快”。全國小城鎮從1978年的2 176座發展到2000年的20 312座,平均每年增加824個;初具形態的城市群到2010年超過了20個。還有的地方管理者錯誤地以為,雇一個國外設計師,建一個“洋氣十足”的建築物,就可以提升或展示城市的現代化水平,因而城鎮化進程脫離當地實際,競相攀建所謂國際一流的摩天大樓。據摩天城市網發布的2012年《摩天城市報告》顯示,按照“152米以上的建築為摩天建築”的國際標準,截至2012年,摩天大樓美國有533座,中國有470座。按照現有各地的規劃,中國在建摩天大樓還有332座,占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樓的87%。預計到2022年,中國摩天大樓總數將達1 318座,是美國536座的2.5倍,其中80%將建在中小城市;如果以每座樓50億元投資計算,這麼多座摩天大樓的投資極其龐大。這種“高端化”發展更加劇了農民工的“低端化”生存,反映了我國城市建設中不切實際、貪大求洋的錯誤傾向,這樣的“造城”,將是未來的“睡城”、“空城”和“債城”,麵臨著有城無“業”,有城無“市”、有城無“人”的窘境。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市,盲目的造城運動留下的後遺症十分明顯,年財政總收入隻有800餘億元,而欠債高達3 000億元;在底特律宣布破產的背景下,鬼城鄂爾多斯的標簽被更改為“債城”,發展前景令人擔憂。

我國形成的城鎮化體係極不合理。人口過於集中一、二線城市,“城市病”越來越突出,居民生活負擔重、質量差。而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雖然聚集了大量人口,但對轉移人口的吸引能力不強,缺乏有競爭力的產業,由此形成了城市地區的新二元結構,導致了群體間差距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二、 高瞻遠矚,把握關鍵

拉美在城鎮化建設中的深刻教訓和歐美城鎮化發展中的成功經驗,為我們當前推進城鎮化、實現現代化具有重要的警醒反思和有益的發展借鑒作用。我們要堅持城鎮化和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推動農村城鎮化,城鎮集群化、城市生態化,全麵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真正使城鎮化建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發動機和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