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章 陰謀(2 / 2)

“誒,你這話就錯了,這個小皇帝,不可小覷,不然會吃大虧的。”恭王白淨的臉上掛著猙獰的笑容:“不過幸好,他們把惜淩派去護送平王了,不在京城,就趁這次,本王要讓小皇帝永世不得翻身!”

“王爺,奴才還有些擔心,這攝政王,會不會完全按王爺說的做呢?”王福小心翼翼的提到:“萬一他暗中派使者和小皇帝接觸,那我們的計劃不就全露餡兒了嗎?”

“你說得很對,他一定也想待價而沽,可是他也應該知道,本王許給他的東西,是他求之而不得的北疆廣袤的土地,這個,小皇帝能許給他嗎?敢許給他嗎?更別提金銀財帛了。所以,他隻能和本王合作。”恭王的臉有些扭曲:“楚浩韜,我承認你這個局布得精彩,可是你以為你已經贏了嗎?你就蹦吧,跳吧,在這最後的舞台上,唱一出好戲吧。本王……拭目以待!”

“臣孟燮給皇上請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孟愛卿平身吧。”楚浩韜從奏章堆裏抬起頭來,指了指堆在旁邊的萬民書和請願書,問道:“看到這些,朕心裏沉甸甸的。太學生們還沒走嗎?”

“回皇上,還沒有。”大理寺卿掏出手帕擦了擦額上的汗珠:“臣這幾天連家門都不敢出,天天有人聚在臣家門口等著臣,聽到皇上召見,臣還是翻牆出來的。剛剛臣差點就進不了宮,最後還是借了戶部陳尚書的名才進來的。”

“真是辛苦你了。”楚浩韜忍住笑點了點頭:“今天召你來,就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姚遠的案子。”

大理寺卿連忙收起苦瓜臉,正色道:“還請皇上訓示。”

楚浩韜暗暗點頭,問道:“姚遠這些天還好吧?他原本還有傷,沒有惡化吧?”

“姚大人很好,心境很平和,讓臣很佩服。”大理寺卿真心實意地說:“臣專門指派了一個大夫照顧姚大人,姚大人的傷已經無礙了。”

“你做得很好,姚遠可是朕未來的左相,不能有半點閃失啊。”楚浩韜笑了笑,言歸正傳:“至於他的案子,不過是寫了本書而已,又沒有指名道姓,也沒有反叛朝廷的大逆不道之言,朕看就算了吧,各人不必對號入座,就當是一本普通的小說看吧。況且現在群情激憤,要真是為此事激起了民變,那才是得不償失啊。”

“可是……”大理寺卿在鬆了一口氣的時候也不免擔心:“那恭王的禁足令,是不是也要解除?”

“為什麼要解除?”楚浩韜冷笑一聲:“皇叔應該好好反省一下了。”

“但皇上剛才說,各人不必對號入座,也就是說,姚大人書上寫的那個日月與恭王無關,那恭王就是無罪而遭禁,臣擔心人心不服啊,若有人出來為恭王鳴不平,臣當如何應對?”大理寺卿遲疑了一下,又道:“百姓最容易受人蠱惑,若是他們認為恭王是冤枉的,臣擔心會對皇上不利啊。”

“你說得很好,你放心,朕都已經安排好了。”楚浩韜輕笑了一聲:“朕已經派人去市井散布言論,說盡管恭王大逆不道,臣大欺主,但皇上念及叔侄之情,有心放恭王一條生路。在這樣的環境下,你判姚遠無罪,但未提及恭王,朕也沒有撤銷恭王的禁足令,你說百姓會怎麼想?若他們真想不到,朕也可以派人去引導嘛,你說呢?”

大理寺卿恍然大悟:“這樣,百姓不會再說恭王含冤受屈,而隻會稱頌皇上仁愛有加,宅心仁厚,不僅放過了恭王的性命,還避免了他在史書上留下汙名,真乃仁君也。”

“明白了就去辦吧,”對於大理寺卿拍的馬屁,楚浩韜笑了笑未作回應:“對了,母後交待,費氏行刺平王一案,不宜牽連過廣,但也不能不辦,除了實在無法開脫的人,其他的人,就從輕處理吧。”

“實在無法開脫的人?”大理寺卿嘀咕了一句,心中默默計算著,費氏自己肯定是無法開脫的,她調動了家族的殺手,那費家的族長也一定是無法開脫的,其他的人,應該都能開脫吧?雖不知太後為何選擇這樣做,但他也知道這不是他能過問的,行了一禮就出去了。

大理寺卿出去後,楚浩韜放下手中的筆,怔怔地想了一會兒,才自嘲一笑,繼續埋首到了奏折堆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