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總有各種各樣的門派,比如武當、少林、峨眉或者慕容、南宮這樣在武林中聲名赫赫的名門世族,也有如同蜀中唐門這樣武功不高但暗器毒藥絕佳、亦正亦邪、江湖上爭議不少但也無人敢質疑其威望的門派,更有如同漠北修羅魔宮、滇南白狐教這樣人人痛斥的邪魔歪道,自然還有六扇門這樣既處江湖又在廟堂的官家……隻是,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人們,包括江湖中人,都忘記了,這江湖之中還有一類門派——以鑄造天下名器為終身目標的,鑄器門。
然而,與其說是一個門派,鑄器門倒不如說是天下鑄器師的一個聯盟。拜入鑄器門的,不計較出身如何,也不論出自何家何派,須得接受選材、控火、打製三重考驗,在考驗中勝者,鑄器門諸長老並門主便會順其所長,引其拜鑄器門下各鑄器師為師,在經受少則五年、長則十年的訓練後,方許出師;而一旦拜入鑄器門門下,出師之後,便擁有了“鑄器師”的稱號,今後無論身處何方、身在何派,鑄器門下弟子身份也不會改變,至死方終。
雖說江湖中人雖忘記了鑄器門的存在,卻不代表他們會忘記鑄器師——所有的江湖人,夢寐以求的,無外乎權勢地位、武林秘籍、神兵利器,要想等到這前二者,或許需要機遇與天分,然而這“神兵利器”,隻要能找到鑄器師,便可迎刃而解。
這倒不是說每一個鑄器師所鑄造的都是神兵利器,而是找到了鑄器師,便有機會獲得為自己度身定做的武器,既是度身定做,必然用得順手,又加上所用之材、所用之術,無不是精益求精,便不是神兵利器,但在自己手中,也必然差不到哪裏去。
鑄器師在江湖中的地位既然是如此重要,那江湖中想要成為鑄器師的,或者想要找到鑄器師的,也不在少數,更不要說那些聲名赫赫又頗有家底的大派,更是恨不得送自己的弟子進鑄器門,將來學成出師之後專門為自己門中人鑄器,便是那些邪教,也總是找了機會就往鑄器門送人。
鑄器門對這些人心中的小九九就是不想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索性就定了一個門規:鑄器門每十年收一次弟子,每次隻從千人中挑選十人,每人各選擇一種兵器學習鑄造之法,而出師之後,無論何時何地,隻要鑄器門缺少人手,便是在千萬裏之外這些鑄器師也要回來。
但縱使如此,每每開試之時,想要拜入鑄器門的,也不算少數。兼之各門各派所送來的弟子,也無不是在鑄器一道上頗有天賦、略有所成的,往往能將鑄器門門內的世家弟子都比了下去。是以這幾十年下來,鑄器門之中,專注鑄器一道的鑄器世家早已漸漸沒落,倒是那些名門大派、武林世家的弟子,占了不少。
隻有一家,在這場鑄器世家與名門大派的爭鬥中,得以存活,並且,是以完勝的姿態存活——
江東,莫家。
傳說他們家的先祖是春秋戰國時代最傑出的鑄劍師歐冶子,世世代代以鑄劍為生,所鑄之劍,無不是百曉生的兵器譜上排名前十的名器。隻是這莫家,倒也有些江湖中人所猜不透的古怪之處:
比如所有莫家的鑄劍師,一生鑄劍,鑄劍隻鑄八柄,一旦八柄劍鑄完,必死無疑;
又比如莫家所鑄之劍,隻跟隨一任主人,之後便會消失不見,而他們的主人,哪怕之前隻是一個無名小輩,也會在得劍之後不久,聲名顯赫起來,最終無論是流芳百世或者遺臭萬年,必然是名留武林青史,百年之後依舊為後人所提起;
還比如這莫家少有女子,便是有,也不到足歲便夭折……
是以世人有傳,劍乃殺伐之物,莫家雖隻是鑄劍,卻也染了殺孽,是以隻能像自己的先祖一樣鑄滿八柄劍便暴病而亡;
又有人說,這莫家鑄劍千年,每把劍必然是精品,不是因為莫家先祖庇佑,而是莫家人在莫家落魄之時,以自己的子嗣和生命向神人許願,隻為了抱住莫家聲名;
還有人說,這完全就是當年歐冶子之女莫邪跳爐鑄劍時,其夫幹將的詛咒,這樣,才不會又有莫家的女兒為了一把劍,而以身鑄劍……
隻是這樣的議論紛紛,在三十六年前戛然而止——
莫家生女。
莫家族長喜,破格將此女載入莫家家譜,又兼之此女乃屬知字輩,故名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