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法不責眾(三)(1 / 2)

“這麼冷的天,大家聚集在這兒,無非就是想要關心三件事。”任笑天豎起了一根手指頭說:“一是我和全鎮長到底有沒有受賄?這個問題應該是不用我回答了吧,如果我真的收了50萬元錢,此時此刻,想必是不會站在這兒和大家見麵了吧。大家說,是不是這麼一回事?再告訴大家一個情況,全鎮長在醫院修養,要不了幾天,就能回來上班。那個做壞事的檢察官嘛,已經被紀委請去喝茶嘞。”

下麵的人,又是一片哄笑。

“50萬元錢,好大的一筆數字。我和全鎮長兩個人加起來,就收了一百萬元錢。說真話,我在做夢中都想能有這麼一筆錢。為什麼這麼想錢呢?大家想上一想,現在從鎮區到市裏的路好走了吧?”

“是的,這是任區長的德政。”“對,沒有任區長,就沒有這條路。”“謝謝你哇,任區長。”下麵的老百姓七嘴八舌地說起了好話。

“可是你們從村裏到鎮裏的路呢?還是坑坑窪窪,還是走不了車。大人好說一點,孩子上學怎麼辦?有的人家沒有孩子讀書,有人說這麼多年也都習慣了。行,那我們就不管孩子的事。我來問你們,走村串個親戚,要不要一條好路?親家上門來訪親,要不要一條好路?還有呀,我們家裏種了西瓜,養了雞的人家,你們的產品怎麼才能運得出去?”

聽到這兒,下麵的人不再哄笑了。是嗬,村裏沒有一條出腳的路,想做什麼事情,都不方便。

“不錯,我們承包灘塗,是得到了一大筆錢。這些錢,都在財政所那兒放著哩。除了發放工資,就是修學校。剩下的錢,就是要用來修路。如果有人不相信,過了年之後,我會讓財政所把收支情況公布出來,接受大家的監督。

好,我說到這兒,大家應該能夠明白,沒有誰能貪那50萬元錢。灞橋的錢,好好的在那兒放著哩。用途是什麼?那就是修路。要讓每個村都能通上一條好路。

有人勸我說,要把我們的辦公大樓好好修一修。我說什麼呢?不修,堅決不修。過去封建社會裏,還有著‘官不修衙’的說法,我為什麼要建辦公大樓呢?辦公條件差,又能怎麼樣?就是因為差,大家才在辦公室裏蹲不住,才會要到鄉親們的家中去訪貧問苦。大家說,我這樣的花錢,你們有什麼意見?”

說到這兒的時候,台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任笑天將手往下按了一下,繼續說道:“第二件事,我想說一說這幾天傳的一些流言蜚語。在這裏,我先不解釋什麼強龍與地頭蛇的事,也不說什麼我們來了之後做了一些什麼德政。隻是請問大家幾個問題。大家說,這麼多年來,灞橋修路了嗎?”

“沒有。”

“灞橋的灘塗開發了嗎?”

“沒有。”

“灞橋引進過讓鄉親們發家致富的項目了嗎?”

“沒有。”

......

任笑天一連串的發問,激起了在場人回答的熱情。在一聲又一聲‘沒有’的回答中,大家也漸漸醒悟了過來。這麼多年來,正是由於董海生這幫人的統治,灞橋的經濟才會一蹶不振。看著他們整天過著魚山肉海的奢侈生活,而灞橋的老百姓卻捧著‘金飯碗’在討飯。

“鄉親們,剛才那一連串的回答,你們不難得出結論。灞橋的窮,窮就窮在有些人的不作為。那麼我再來問大家,在路上用一根繩子攔在那兒要收費的,那是誰?你們辛辛苦苦的從海灘上,從田野裏收獲的產品,要給誰交保護費?你們的婚喪嫁娶,要給誰去送禮打招呼?”

台下的老百姓遲疑了一會,才有人小聲喊出了‘董麻子的兒子’、‘顧瘸子’、‘施瞎子’。隨著議論的聲音越來越大,到了最後,終於有人喊出了‘灞橋三害’這麼一個過去隻敢在私下裏提到的詞語。

“灞橋三害!”

“灞橋三害!”

“灞橋三害!”

台下的喊聲越來越響,時間不長,就演變成了整齊的呐喊聲。灞橋的老百姓,從來沒有敢這麼光明正大的喊出過‘灞橋三害’這四個字。今天,他們不但在喊,而且是在用一種泄憤的吼叫在呐喊。

看到台下老百姓群情鼎沸,任笑天再次按下了雙手。

“鄉親們,有人說我是‘殺星’,說我欺侮灞橋人。是的,這一點我不否認。到了灞橋之後,我確實是在欺侮人,而且欺得很厲害。我欺侮的人是誰呢?就是你們剛才說的‘灞橋三害’。不但是欺侮了他們,還把他們送進了監獄。大家說,這樣的人是不是應該要欺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