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帝辛獻計(1 / 2)

翌日清晨,帝辛帶著費仲與尤渾進了勤政殿內。

對於現任大商王朝的掌控者,不論是費仲還是尤渾,都顯得很拘謹和敬畏。

畢竟,雖說這個年代,因為大巫神教的關係,導致王權的地位不斷下降,但王權不容挑釁的威嚴,卻是依舊深入民心,仿若是根植在靈魂深處的畏懼。

“草民費仲、尤渾,拜見大王,祝大王萬壽無疆。”費仲與尤渾稽首,齊聲拜道。

帝乙平靜道,“都起來說話。”

“謝大王。”兩人大聲叩謝,隨即起身,來到右手邊分別落座在蒲團上。

“昨日聽五王子極力推薦你倆,說你倆腹中有治國良策,才智無雙,可是真的?”帝乙問道。

費仲說道,“草民不敢接受此等溢美之詞,草民仍舊是白身一個,於國於民皆毫無功績,隻因承蒙五王子殿下賞識,故三生有幸,能在今日親眼目睹大王尊容,此乃草民人生最大幸事。”

“哈哈哈,油嘴滑舌!倒是心有急智!”帝乙大笑幾聲,瞥過頭來,望著帝辛,說道,“受德啊,你推薦的這兩人,不愧是才智無雙,隻是你口口聲聲說,這兩人心有治國良策,這是何解啊?”

帝辛輕笑地說道,“昨日,兒臣曾問計於兩位先生,兩位先生的答案都無一例外,大談改革諸侯集團的利弊,讓兒臣受益良多。”

帝乙聽後,笑容頓時消失,揮了揮手,殿門口的大門頓時緊閉起來。

“諸侯,已經是尾大甩不掉了,此乃積重難返的大問題,不知二位可有良策?”帝乙問道,他的態度很明確,無疑是很支持對分封製進行改革的。

兩人想了少許,尤渾起身,來到中間過道處,跪地稽首道,“那麼草民便鬥膽妄言幾句,請大王不要怪罪。”

“先生但說無妨,孤現在可是求賢若渴啊。”帝乙微笑道。

尤渾起身,略微沉吟,便說道,“分封製度,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大夏承襲之,成湯滅夏,我殷商又承襲之。可以說,這種分封製度從出現至今,已有萬年之久的時間,早已深入人心,被大家視作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大帝滅夏,雖說從前夏滅亡中,覺察到了分封製的弊端,也做了一係列嚴格的約束,但卻隻能是一時治標,而無法治本。

大帝神勇蓋世,恍若飛仙,他日月橫空之時,天下莫敢不服從,四海統一,主宰九州沉浮,然而,大帝離世後,殷商經曆數代先王,數次內亂,國力早已嚴重下降,幸有賴大王橫空出現,中興殷商,才使得殷商沒有步入前夏的後塵,然﹍﹍諸侯集團顯然已經膨脹到了無法約束的地步,雖說單一諸侯國還不是朝廷的對手,但是朝廷若想與整個諸侯集團對抗,顯然是不明智的,而且,趁著殷商內亂之時,十萬宗教崛起,一宗恍若一國,宗教範圍內,不僅有領土,有人口,還有律法與軍隊。

雖說九成多的宗教都乃烏合之眾,唯有少數的大教製度完善,兵強馬壯,實力不亞於四大諸侯國。但所謂蚊子多了也能咬死一頭大象,諸侯集團加十萬宗教,這兩大勢力,不論是動了誰,另一方必會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擴充自己的勢力,默默地在幕後,坐收漁翁之利﹍﹍

故而,草民建議,改革一事需緩緩圖之,猶如溫水煮青蛙,首先要平定外患,即四大蠻夷之族,再定十萬宗教,後克諸侯集團,方為上策。還有就是﹍﹍”說道這裏,尤渾猶豫了片刻,倏然閉嘴不說起來。

“尤兄,你是否還忘記了一點?”這時,費仲對尤渾笑著問道。

尤渾一怔,拱手道,“請費兄賜教。”

費仲隻是平淡的說了四個字,“大巫神教!”

帝辛和帝乙的眸光同時望來,尤渾也是無奈地看著費仲,輕歎道,“論氣魄,還是費兄更勝一籌啊。”

大巫神教,一個可以和王族平起平坐的超強勢力。

不論剛才尤渾提出了何種計策,都有意地回避了大巫神教這四個字。

因為就是這四個字,已經淪為了某種禁忌,想要動它,簡直比登天還難,就算革除諸侯集團的封地、人口等,都比這個還要輕鬆千百倍。

帝乙沉默了一會兒,輕歎著說道,“神教代表著上天,上帝乃是萬民的信仰,若是動了它,勢必會導致內部嚴重分裂,眾多百姓對朝廷離心離德,而且,不僅朝廷所直屬的四州百姓,信仰昊天上帝,連其餘州的許多百姓,也是巫教的信徒,若真動了它,不僅天下諸侯會反,十萬宗教也會反。”

“那就等解除了外患,消滅了諸侯集團,製約了十萬宗教後,最後取締大巫神教?”費仲提議道。

“神教不會坐視不理,因為他們很清楚,當前兩大內患全部被朝廷平定後,朝廷必會對巫神教動手。”帝辛說道。

“那這就完全陷入一個死胡同了。”尤渾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