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淩晨,柳蒙正在睡夢裏迷糊,看到自己在咪咪國匠匠大帝的花園跳繩,衣袂飄飄,長發淩空飛舞。正高興之時,一個太監拖著嚒嚒腔直喊:“別跳了別跳了,匠匠大帝駕到——”就突然被一陣鬧聲吵醒,聽音質又是隔壁那精力旺盛的老頭。歪過頭瞅瞅鬧鍾,剛七點;窗外,晨光熹微。
她的眼實在睜不開,腦袋也是昏的,隻好躺在床上繼續睡囫圇覺。可是早晨的冷空氣刺激過敏鼻子,一連打了七八個響噴嚏,隔壁的母親被她的噴嚏笑醒了,不知嘰裏咕嚕說些什麼。一會,清鼻涕流出來,她就不停地擤搽,卷筒紙用去一大半,有的很準確地被她甩到了字紙簍裏,有的就沒命中目標,丟在地上,白花花一堆棉花。
八點過,好歹爬起來,洗漱完,老媽已經做好了早飯,仍在廚房悉悉索索忙活。她瞌睡少,到底有沒有睡著都讓人懷疑。明明聽她呼嚕聲震天響,她卻老說沒睡著。柳蒙快速吃了稀飯雞蛋饅頭,衝進臥室略施淡妝,往臉上敷點粉,嘴唇上抹點口紅。又去兒子的臥房看了一眼。小家夥仍睡得熟,小臉祥和。想在臉上親他一口又怕驚醒他,跟老媽打了聲招呼,就躡手躡腳帶上門,拿起教材教案小黑板就出門了。
今天陰天,涼風繞繞,地上有些濕潤,極有可能昨晚下過雨,或者天神們撒了幾泡尿。為了莊重起見,她今天穿的套裝:粉紅色碎花短袖上衣配淺肉色長褲,因為身材高挑而顯得亭亭玉立。亭亭玉立的柳蒙走起路來可不緩慢搖擺,一路碎步快走,到車站坐車,到學校快下午四點鍾了。她先去辦公大樓找教導主任戚某,戚主任說在旁邊那幢教學樓試講,三樓313教室。又倒了杯水給她,讓她就在這裏等著下課。
“嘀鈴鈴!”第一節課的下課鈴響了,她一激靈,好緊張啊!心開始怦怦怦地跳,額頭上浸出細汗。她“啪啪啪!”地拍了幾下胸口,長吸幾口氣,定了定神,告訴自己別慌,把風采亮出來,不行就當曆練。
“嘀鈴鈴!”第二節課的預備鈴響了,按下狂跳的心,她跟著戚主任走進教學樓313室。天,好多學生,黑壓壓一片腦袋,估摸不下七十個。教室的燈很白亮,大約因為牆壁很新很白,窗戶很大玻璃很幹淨。
丘主任略微給大家介紹了柳蒙,就走下去坐在教室的後麵。那裏並排坐著一溜老師,有男有女,都拿著本子和筆,抬眼望著她。她瞅到殷校長坐在左側,靠教室門那端,還是穿著那件褐色長袍。
開講了,她先用詩歌導入新課,用這種手法開頭幾乎是中學語文教學的固定程序。雖然教育學家說“教無定法”,但她不能隨心所欲冒險,隻能戴著鐐銬舞蹈,跳舞也要有分寸,尺度不能過大,隻能跳婉約的古典舞,不能跳奔放的街舞和露大腿的恰恰舞。
她不露聲色地長吸一口氣,用比平時說話高幾個分貝的嗓音喊道:“同學們,清朝有一位詩人曾經寫過這樣兩句詩: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在當時非常振聾發聵。你們知道清朝是怎麼選拔人才的嗎?”她用期待的眼光掃視了下這些陌生又稚氣的臉孔。馬上有個胖乎乎的男生大聲說:“科舉考試。”“對。這個小夥子聲音很洪亮嘛,今天早晨肯定吃了好幾個生雞蛋。”
“哈哈哈!”一些學生笑起來。他們的眼睛有了內容,亮閃閃的;抬臉看著她,嘴唇微張,這是感興趣的表情。她接著說:“清朝科舉製度沿用宋明兩代的體製,仍然要求考生用八股文的形式寫作。八股文在形式上的規定很呆板,開頭、中間和結尾都有嚴格的規定。可以仿照前人的八股文,背下來用在自己的文章裏也可以,這就造成大批人渾水摸魚。有些書生不願依葫蘆畫瓢,就沒考中,不能參政議政了。比如蒲鬆齡、張繼、賈島等。所以當時就有先進的知識分子抨擊科舉考試的弊端,主張不拘一格降人才。他就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龔自珍,這節課要學習的就是他的一篇短小精幹的散文-----《病梅館記》。”話音一落,柳蒙就在黑板正中寫下“病梅館記”四個大字,又在它下麵落下“龔自珍”三個小點的字。她沒好好練過黑板字,寫得不怎麼樣。柳蒙心想:但憑這點,就會減點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