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辭灶(1 / 1)

小年兒這天,是漢族民間“祭灶”的日子。

傳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騎馬上天,向玉帝稟報他蹲點兒的這家人兒的日常行為,好讓玉皇大帝據此賞善罰惡。

暮色四合,文龍請出天命灶君圖,灶君圖囊括上、中、下三部分,最頂上是“灶馬”像;中間是來年的黃曆;底兒下才是“灶王”像。

灶王升天的坐騎——“灶馬”,剪下來要放入糧食囤裏喂喂,再牽到清水邊兒飲飲;灶頭上的黃曆剪下來貼到房門兒背麵兒,以備年後參看合適的耕種時機。

一家之主兒——灶王爺的像,得張貼在廚房,監督家人向善,並享受人間煙火。

擦淨的傳盤放置在灶台,供上一碟兒糖瓜兒,擺上三碗兒水餃兒,再配上三雙筷子兒。

香爐裏燃起三柱香,地上燒一遝紙錢,把吃飽喝足的灶馬投入燃燒的紙錢,打發它上路,俗稱“發馬子”。

文龍祭灑一杯水酒,嘴裏禱告著:“灶王爺、灶王娘,吃了糖瓜,上天堂。”請求灶王爺一定要“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婆婆說“男不拜月兒,女不祭灶兒”,不許蔡曉靠前兒。

因此,她隻好遠遠地觀望。聽到文龍嘴裏念念有詞,表情肅穆地“賄賂”灶王爺,請求他嘴下留情時,深覺好笑。

她是唯物主義者,是這個家裏的另類,自然不信鬼、神。

蔡曉兒看到傳盤上供奉了三碗水餃,配著三雙筷子,奇怪地小聲問於傅氏:“娘,灶王爺和灶王娘兩個人,怎麼要用三雙筷子,吃三碗餃子?好!就算灶王爺肚子大,要吃兩碗才夠,可為什麼擺三雙筷子,難道灶王爺會“左右開弓”用飯?”

於傅氏麵對“好奇寶寶”似的兒媳婦兒,頗為無奈地低叱:“別瞎說,灶王爺有兩個老婆,必須供三份祭品。”

“噢——!原來如此!”蔡曉兒恍然大悟。

送走“灶王爺”,三人開始吃餃子。於傅氏用陳醋潑了一小蘭花碟兒芥末,它的香辣味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開胃之功,而裏麵含的異硫氰酸鹽卻非常嗆鼻,可催人淚下。

娘幾個兒沾著芥末吃餃子,一個個被刺激得涕泗橫流。三人你笑我,我笑你,一餐飯吃得不亦樂乎。

飯罷,蔡曉兒極力慫恿著於傅氏剪窗花。

下放到高密的那天,她就聽說高密有“三絕”:剪紙、泥塑和撲灰年畫。

恰好於傅氏擅長其中一絕——“剪紙”,蔡曉兒就打算師從婆婆學藝。因此,一有空閑,就纏著婆婆剪窗花。

於傅氏手把手兒地教,蔡曉兒也虛心地學,幾天功夫兒,她就剪得像模像樣了。

看她的作品——“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雖然剪功略顯粗糙,但是小老鼠狡黠的表情栩栩如生,滑稽的“偷兒”動作,讓觀者忍俊不禁。

連於傅氏都誇她心靈手巧。“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嘛!蔡曉兒小有得意,晚上躺被窩裏,還一直喋喋不休地敘說她的剪紙心得,樂此不疲。

而於文龍呢,則要耐起性子,天天夜裏聽蔡曉絮叨:如何如何剪紙。直到正月初二送了年。